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和牛頓的畫像;
2、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牛頓刻苦鉆研的小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二小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習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導入
1、板書課題。
2、導入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是300多年前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故事。牛頓小時候的怎樣的一位孩子?他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做風車與他以后成為大科學家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新詞,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1)請七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它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學”三個時間詞把課文分成了三部分。這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文章。
(2)本文寫的是誰的什么事?
三、學習字詞,識記字形
1、再讀課文,給帶點這選擇正確讀音。
(根據本課中出現的多音字出題目。)
2、讓學生自讀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展開想象識記字形。并在小組和全班展開交流。
四、學生質疑,老師梳理歸納
五、學習第一、二小節
1、指名朗讀,思考:這兩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情況?哪一個小節講得具體,這個小節內容與做風車有什么關系呢?
2、討論上述問題。
六、課堂鞏固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課文主人講了誰的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按“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四個意思將其分為四層。
2、逐層輕讀,畫出關鍵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想風車、學做風車?
3、讀后討論上述問題。
(1)想做風車的句子:“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仔仔細細:看得非常認真,一點細小的地方也不放過。幾乎:差一點兒。這句話是說牛頓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用的風車。他十分認真仔細地看,對風車的濃厚興趣,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點連回家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