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會認六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 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準備:微生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 同學們,你喜歡玩嗎?你平時都玩什么?
學生紛紛介紹自己平時玩的游戲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與玩有關,板書課題。
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師: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想到了哪些問題?
生:誰玩出了名堂?
生: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生:是怎么玩的?
生:玩出了什么名堂?
師:這些問題同學們能自己解答嗎?
請一個小組開火車讀課文,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第一、二個問題的答案。
討論,交流:
生:課文講的是列文虎克,他喜歡玩鏡片。
師:那他是怎么玩的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劃出有關的語句。
生:“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師:他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玩出了什么名堂呢?
請一組同學分句讀第四自然段,再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討論交流:
生:他發明了顯微鏡。
師:他是怎樣發明了顯微鏡的?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生:“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師: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臺顯微鏡,其中最為精致的一臺能把物體放大300倍。借助他自己發明的顯微鏡,他還玩出什么名堂?
生:“發現了微生物。”
師:你對微生物有哪些了解?請閱讀課后的資料袋。
指名讀一讀資料袋里關于微生物的知識。
師播放微生物的圖片。
師: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微生物的?請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生:“那是一個‘小人國’。‘小人國’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師:這句話中的“小人國”和“居民”分別是指什么?
生:“小人國”指微生物世界,“居民”是指微生物。
師:這是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交流。
師:作者用了比喻,讓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指導朗讀,讀出科學中的趣味。
師:人類很早就有探索微觀世界的愿望,只是苦于沒有理想 的工具和手段。直到列文虎克用自己發明的顯微鏡才揭開了微生物的神秘面紗,對科學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師:列文虎克為什么能玩出這么大的名堂?
學生討論,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補充列文虎克勤于研究的事例。
師生討論總結:因為他在玩中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更為可貴的是能持之以恒。
三 拓展
師: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可貴的品質,最終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有誰嗎?
學生紛紛舉例:愛迪生發明電燈、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
四 課文延伸
師:現在你理解“名堂”是什么意思?
生:名堂是指成就。
師:在科學上大的發明與創造都是些大名堂。你曾玩出過什么名堂?那你在玩中的收獲與樂趣是什?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五 寫作指導
說一說你準備怎么寫?
師生討論,總結:可以按課文寫作的順序來寫。
即 誰?玩什么?怎么玩?玩中的收獲或發現?
板書設計:
15 玩出了名堂
誰? 玩什么? 怎么玩? 玩出什么名堂?
列文虎克 鏡片 放大鏡 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觀察、思考、動手、持之以恒
教學反思:教學中能思路清晰地完成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是感覺教學中靈活處理能力不夠,當學生的回答沒有預想中完美時,就有些慌神,這歸根到底還是由于自己功底不夠深厚,以后要加強文學修養,不斷豐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