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傷仲永》教學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2017-02-03  編輯:友念 手機版

  一、教學分析

  《傷仲永》是一篇文言文,從獨特的角度,表現了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大意義,讀來令人深思。作者先講述了方仲永有一個“奇才”轉變為一個普通人的經歷,然后由此引發議論,表達了對這位“奇才”的哀傷、惋惜之情。學習這篇文章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初一學生經過上學期的學習、積累,雖已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但是文言閱讀能力還是其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教學本文,除了讓學生理解其思想內容以外,主要還是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打好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在有意識的積累、感悟、運用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由于受學校教育資源的限制,教學時我們選擇多媒體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優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如“隸、異、奇、利、扳、文理、賓客、環謁、泯然”等。

  2、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學習本文借事說理的寫法。

  三、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知識;

  2、理解方仲永有一個“奇才”而“泯然眾人”的原因。

  四、教學難點

  了解借事說理的寫作技巧。

  五、教學過程

  (一) 教學流程圖

  學生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自主學習,生生互動。

  教師點撥指導,突破學習難點。

  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能力。

  課前預習

  導入新課

  榜樣示范,記字音

  課內探究

  各抒己見,表觀點

  各顯神通,探美點

  人聲鼎沸,讀課文

  當堂練兵,展才能

  課后提升作業

  課堂小結

  齊心協力,譯課文

  七嘴八舌,明事理

  課后提升

  鞏固文言知識。

  師生互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激發興趣,穿插介紹作者

  (二)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要求學生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導入新課

  奧地利著名音樂家莫扎特,3歲時就能在鋼琴上演奏他聽過的樂曲,4歲便能作曲,6歲開始環球演出,甚至被邀請到王宮里演出,一生作曲無數。被譽為“音樂神童”。今天我們也來讀一個有關音樂神童的故事——《傷仲永》。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后追謚號“文”,世人稱其為王文公。晚年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多媒體展示)

  2、榜樣示范,記字音

  a、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屏幕展示)

  邑yì人 扳pān 環謁yè 稱chèn 泯mǐn然 還huán自揚州

  b、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人聲鼎沸,讀課文

  a、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注意朗讀的節奏和語調。

  指導學生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屏幕出示)

  借旁近∕與之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余聞之也∕久 賢于材人∕遠矣

  b、學生互相練習朗讀。

  c、全班學生齊讀。

  d、無標點朗讀。

  4、齊心協力,譯課文

  a、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以及課下注釋,自學疏通文意,并標記文中的字詞句障礙。

  b、小組交流自學成果,并討論文中的疑難問題。

  c、教師點撥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

  對于課文中特殊用法的詞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

  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通“攀”,牽,引) 父異焉(認為…奇怪)

  邑人奇之(對…感到驚奇) 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

  父利其然也(認為…有利可圖)

  5、七嘴八舌,明事理

  學生朗讀課文,討論思考:

  a、方仲永這個“曠世奇才”,“奇”在什么地方?

  b、“神通”方仲永最終竟“泯然眾人”,究竟是誰的錯?王安石對這件事是什么看法?(最后一段講了什么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后,共同明確:

  a、“奇”在——“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b、方父錯在貪圖小利,愚昧無知!叭瞻庵儆拉h謁于邑人,不使學”;

  邑人錯在過分的吹捧仲永;

  仲永錯在毫無主見,隨波逐流;

  方母錯在對方父的做法不加以勸誡、制止

  ……

  (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c、學生自由暢談,只要學生明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即可。

  6、各抒己見,表觀點

  教師提問:本文借事說理,以仲永為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課文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請以“由方仲永想到的”為題,即興說話,角度自定,觀點鮮明,有理有據,思路清楚,語言簡練。(提示:可說說方仲永的故事對家長、學生、老師等人的不同意義。)

  7、各顯神通,探美點

  教師提問: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值得你借鑒學習的地方?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點撥。

  明確:1)、借事說理的寫法。第一部分敘事,第二部分議論,重在議論。

  2)、語言簡練。如:

  “啼”字生動地寫出了方仲永索求書具時的兒童情態;

  “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躍然紙上。

  3)、敘事部分有詳有略,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

  8、當堂練兵,展才能

  1、填空:《傷仲永》的作者是 代的________。他字 ,號 ,是杰出的 家、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釋下列句子中畫線的詞。

 、拧∥磭L識書具 ⑵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恰∑湮睦斫杂锌捎^者 ⑷ 稍稍賓客其父

  3、按原文填空。

 、拧∮啄曛儆捞熨Y聰穎,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變得很平庸了,表達這個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事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空用自己的話作答)

  9、課堂小結


更多相關文章:

1.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優秀教學設計

2.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案設計

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詩兩首》教學設計

4.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5.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爸爸的花兒落了》評課稿

6.七年級語文下冊寫作《敘事要完整》說課稿

7.七年級語文下冊《詩兩首》教案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 一色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