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導學案【1】
學習目標
1. 了解作者生平及創作
2. 了解丑小鴨的成長歷程,理解它所采取的態度及所做的努力,進而理解童話的主題。
3. 揣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的深層內涵。
學習重點
了解丑小鴨的成長歷程,理解它所采取的態度及所做的努力,進而理解丑小鴨這一典型形象的意義。
學習難點:
懂的命運其實沒有軌道,關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知識鏈接】
走進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其著名作品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等。他出生于一個窮困的鞋匠家庭,從小就愛聽故事,愛看戲、唱歌,十幾歲開始寫詩,寫故事,雖歷經無數次失敗,飽受嘲笑打擊,但仍然堅持寫作,終于成為眾人皆知的童話大王,并且在詩歌、小說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文體知識:
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它主要面向兒童,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創作。童話中的動物、植物可以像人一樣說話、活動。童話中的情節曲折了離奇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并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預 讀
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木屐( ) 沼澤( ) 泥濘( ) 駭人( ) 迸出( )
丑陋( ) 蘆葦( ) 傭人( ) 訕笑( ) 挨啄( )
鉸鏈( ) 颼颼( ) 嫉妒( )( ) 來勢洶洶( )
2、解釋下列詞語:
丑陋:
訕笑:
嫉妒:
來勢洶洶:
沼澤:
速 讀
1、聽故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2、全文寫了丑小鴨在哪幾個地方的流浪生活?請分別找出來。
3、你知道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嗎?
細 讀
1.丑小鴨在成長過程中遭遇了哪些歧視和打擊?
2.在打擊面前,丑小鴨持怎樣的態度?
3.丑小鴨為什么拼死也要向高貴的天鵝飛去?
《丑小鴨》導學案【2】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文學常識
2. 丑小鴨的成長經歷。
二.思讀
理解
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丑小鴨對美的向往和不謝追求?
質疑
1.丑小鴨認出了三只美麗的白天鵝時為什么心里感到一種說不出的難過?
2.當大家都贊美丑小鴨美麗時,丑小鴨為什么感到難為情?
3“一顆好的心”是什么樣的?
拓展
1.說說逆境成才的名言警句。
2從丑小鴨的經歷中,你能悟出什么樣的人生道理?
3.丑小鴨的象征意義
4丑小鴨的形象有什么現實意義?
5練筆嘗試
在前進的道路上,你 是一只丑小鴨嗎?要變成一只白天鵝,你還有哪些路要走?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寫片段作文“丑小鴨與我”。
小結:
1、一只丑小鴨經歷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后,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
2、養鴨場——沼澤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農家——花園里
3、以丑小鴨的流浪足跡為線索。
• 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逆境之中不沮喪,贊揚聲中不驕傲,永遠擁有一顆善良平常心,才能健康成長。
• 丑小鴨的形象有什么現實意義?
出身貧寒、受人歧視、遭遇坎坷、無依無靠、善良、膽小、軟弱、自卑的底層角色,只求接納而不得,但是坎坷的經歷反而增長了他的見識,提升了他的人生標準,他終于成為一個成功者。
• 丑小鴨的象征意義
已經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一個文學典故,成為激勵身處逆境的人們不斷進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