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課堂所學(xué)知識需要通過練習(xí)來進行溫習(xí)、鞏固、提高,下面是《世說新語》兩則同步練習(xí)及答案,希望可以幫到大家的語文學(xué)習(xí)。
(一)《詠雪》第一部分:
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是 朝代的 (姓名)組織編寫的。
2、解釋下面加橫線字的意思。
⑴寒雪日內(nèi)集 ⑵撒鹽空中差可擬
3、“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4、《詠雪》一文用 、 、 等詞語營造了一種融洽、歡樂、輕松地家庭氣氛。
5、《詠雪》中兩個以雪為喻的句子是 ,你認(rèn)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6、請仿照問問中的文言句式再寫出一句對紛紛揚揚的白雪做生動地描述。
曰:“ 差可擬”。 曰:“未若 ”。
《詠雪》第二部分:
1、 給下面的加橫線字注音。 ⑴雪驟( ) ⑵無奕( )
2、 解釋下面加橫線字的意思。 “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 今義:
3、 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⑵未若柳絮迎風(fēng)起。
4、請寫出你所積累的詠雪的名句兩組,并注明作者。
(二)《陳太丘與友期行》第一部分:
1、本文選自南朝宋 (姓名)組織編寫的 (一書)。
2、解釋下面加橫線字的意思。
⑴尊君在不 ⑵下車引之
3、本文的主要人物是 ,文章主要是從 和 方面來刻畫主要人物的。
4、本文中元方從 和 兩個方面反駁父親的友人,具體表述是 和 。
5、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元方入門不顧”?
6、結(jié)合原文內(nèi)容說說友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太丘與友人期行》第二部分:
1、給下面的加橫線字注音。 尊君在不( )
2、解釋下列加橫線詞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期(日期) 去(離開) 委(委任)信(信用)
B、期(約定時間) 去(離開) 委(舍棄)信(信用)
C、期(日期) 去(到……去) 委(舍棄) 信(相信)
D、期(約定日期) 去(去往) 委(委托) 信(相信)
3、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4、不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陳太丘與友人期行,期日中。( )過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
5、對本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陳元方反駁友人,可見他明白事理,聰明機智。
B、友人遲到在先,責(zé)罵陳太丘在后,可見友人是個既無信,又無禮的人。C、陳太丘不與友人打招呼就獨自上路,陳太丘不講信用。
D、由陳元方的行為可看出其父陳太丘應(yīng)是個守信懂禮的人。
參考答案:
《詠雪》第一部分:1、南朝宋 劉義慶 2、⑴家庭聚會 ⑵相比 3、時間寒雪日、地點內(nèi)集、人物謝太傅兒女、事件講論文義 4、內(nèi)集欣然 大笑 5、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后一句好。因為比喻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蘊。“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 6、曰:棉絮紛紛差可擬。曰:未若鵝毛當(dāng)空舞。《詠雪》第二部分:1、⑴zhòu ⑵yì 2、古義:指子侄這一代晚輩的統(tǒng)稱,指家中年青一代人。今義:專指子女。 3、略 4、⑴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⑵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
《陳太丘與友期行》第一部分:1、劉義慶 《世說新語》 2、⑴通否,不在 ⑵拉 3、元方 語言 行動 4、信用 禮貌 父親朋友失約在先 父親朋友當(dāng)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 5、友人意識到自己錯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對友人不守信,說話不禮貌的行為表示抗議和蔑視。 6、與人期日中,結(jié)果過中不至,可看出言而無信,不守信用;到來后問元方“尊君在不”表現(xiàn)得較有禮貌,當(dāng)?shù)弥愄鹨严刃须x去,就斥責(zé)太丘,十分無禮,可看出他是一個缺乏修養(yǎng)、沒有禮貌的人;在元方的義正詞嚴(yán)的批評后,他“慚,下車引之”,又表現(xiàn)得較為誠懇,有知錯就改的精神。《陳太丘與友期行》第二部分:1、古義:丟失 今義:死亡 2、B 3、略 4、友 友 太丘 友 5、C
更多相關(guān)文章推薦: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