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月亮上的足跡》同步練習

發布時間:2017-07-04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月亮上的足跡》同步練習,歡迎同學們的關注和練習,希望大家練習過后能夠有所收獲。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這是一篇         ,真實記錄了                  。沒有過多的      和      ,但字里行間,讀者能體會到登月成功后,作者透露的      之情,以及作者對于人類           的贊嘆。

  2.登月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試概括每個階段的內容要點。

  3.根據課文介紹的登月知識,選出錯誤的一項(  )

  A.宇航員的氧氣袋中只剩下一個小時的氧氣,不能長時間呆在月球上。

  B.人類登止月球的準確時間是1968年7月21日。

  C.月球在離地球38萬公里的軌道上繞著地球運行不息。

  D.首次登上月球的三位美國宇航員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4.“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5.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表達方式:

  ⑴1969年7月的拜訪月球,是人類向探索太空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宇航事業一塊新的里程碑。

  表達方式:

  ⑵“土星五號”開始發出隆隆的聲音,大地劇烈地震動起來,火箭緩緩上升。

  表達方式:

  ⑶“阿波羅11號”飛船的高度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表達方式:

  ⑷1969年7月,太陽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跡。我們代表全人類,來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表達方式:

  6.文中出現表現時間的數詞,有的甚至精確到秒,作用何在?

  7.“飛船在預定的時間、預定的高度進入預定的軌道。”這句話連用三個“預定”有什么作用?

  8.選詞填空:

  ⑴他們終于代表全人類(  )了月球,邁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A.登上  B.拜訪  C.征服  D.考察

  ⑵他們(  )來到發射架下,乘下電梯,來到指令艙前。

  A.健步  B.邁出  C.踏步  D.快速

  ⑶從飛船上可以看到美麗的月球已經(  )。

  A.遙遙相望  B.遙遙在望  C.遙遙相對  D.觸手可及

  ⑷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要到(  )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A.想念  B.渴望  C.神往  D.盼望

  閱讀下面的對話,然后回答9-12題。

  甲:現在這廣告怎么啦!老拿詞語開涮呢!做蚊香廣告,叫“默默無蚊”;做女帽廣告叫“一戴添嬌”;做止咳藥廣告叫“咳不容緩”。說不定哪天做香腸廣告會冒出個“吃心不改”呢!

  乙:真是糟透了!為了維護語言的純潔,應禁止用篡改詞語的方法做廣告!

  丙:這就不對了!企業做廣告,一是花了錢的,二是不違法的。人家有自己的自由,別人管不著。況且從語言角度講,人家只不過利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方法,不能算篡改。

  甲:那也要注意社會公益,不能污染文化市場啊!弄得小學生都不知道詞語的本來面目了。

  丁:你們都是瞎扯,聽聽我的高見吧! 我看哪,用也可以,但不能濫用,不能一味地摹仿別人的廣告創意。

  戊:其實,諧音雙關用好了也可以。人家“百年潤發”就把影星“潤發”的名字和“潤發”的廣告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效果很好嘛!可見問題的關鍵在于是否巧妙、自然。

  9.他們爭論的焦點是什么?

  10.五位同學的談話,主要有幾種觀點?答案正確的一項是:(  )

  A.—種:不能這樣濫用詞語做廣告。

  B.兩種:①不能這樣濫用詞語做廣告。②可以利用詞語諧音雙關做廣告。

  C.三種:①不能這樣濫用詞語做廣告。②可以利用詞語諧音雙關做廣告。③可以利用詞語諧音雙關做廣告,但要巧妙自然,不能濫用。

  D.四種:①不能這樣做。②可以這樣做;③要注意社會公益。④可以這樣 做,但不可以濫用。

  11.文中有一句用語不得體,把它找出來。

  12.如果你也加入了爭論,你會怎么說呢?

  第二部分:閱讀分析

  不知為什么,每當一想起那個盛夏的晚上,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靜,心里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頭。

  那天傍晚,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我面對著兩道數學題,一張張語文練習篇子,還有作文,煩極了。我走出家門,來到大街上閑逛。路過一家圖書館,我便走了進去。

  圖書館里人不算多,幾個老干部模樣的人正在那兒看著報紙,幾個年輕人在書架上翻找資料。我到書架前找了幾本連環畫報,坐在椅子上翻起來。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忽聽“啪”的一聲,把我從畫報的故事情節中“驚醒”,我抬起頭,看見一位年輕的姑娘正在吃力地拾起摔在地上的拐杖,嘴里還輕輕地說著:“對不起。”我注視著這姑娘,見她一身樸素的打扮,右腿已被截去。這時,我心中一動,抬起頭再看她的臉,汗水正從她的額頭上流下來,她用手臂拭了一下額頭的汗,又低下了頭。她手里拿一本厚厚的外文資料,”邊看邊寫,汗水向斷了線的珍珠,一滴滴地往下掉。在她旁邊的桌子上有一塊干面包,一個空水壺倒在地上。顯然,她在這兒少說也渡過了一個下午,她,在這悶熱的盛夏,在書海之中,渡過了整整一個下午,也許更長。

  我眼前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一位強者在大海的風浪里拼搏,奮斗 。這要是一個健全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對于一個殘疾人來說,就沒有那么容易。她靠的是什么?意志,堅強的意志;毅力,驚人的毅力。 看看她,想想自己,自己不正是缺乏這種精神嗎?

  一陣清脆的鈴聲,打破了我的沉思。啊,已經十點半了,到閉館的時間了。我漫步在大街上,望著星光閃耀的天空,感慨萬千。⑴這時,從背后傳來拐杖的聲音,越來越近。我傾聽著,一會兒這聲音仿佛超過了我,遠遠地超過了我,消失在遠方。

  一陣涼風襲來,我不禁打了個冷戰,清醒了許多,⑵我回想起剛才的一切,心里充滿了說不出來的力量,我邁開大步向前走去。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每當那“嘩嘩”聲在我耳邊響起的時候,它就像一面小小的戰鼓,激勵我奮勇前進。

  13.這篇文章中的“我”與拄拐杖的姑娘在哪些地方形成對比,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14.文章第5、6、7三個自然段主要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每一段各寫了“我”怎樣的心理活動?三段聯系起來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有什么作用?

  15.分析文中畫線語句的含義:

  ⑴

  ⑵

  16.第4自然段對拄拐姑娘多次描寫,運用的描寫方法是:(  )

  A.行動、語言、心理  B.行動、心理、外貌

  C. 行動、語言、外貌  D.行動、語言

  17.從全文看,對“找”進行的描寫,運用的方法是:(  )

  A.行動、語言  B.行動、心理

  C.心理、外貌  D.外貌、語言

  18.“我眼前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強者在大海的風浪里拼搏、奮斗。”這個比喻句的本體是:(  )

  A.拄拐姑娘

  B.一位強者在大海的風浪里拼搏、奮斗。

  C.大海的風浪

  D.拄拐姑娘刻苦攻讀。

  參考答案

  1.紀實報道;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議論、抒情;喜悅;聰明才智 2.飛船升空前的準備;飛船飛向月球;登月艙登月成功;飛船返回地球。 3.B 4.從表面現象看,這“一小步”是宇航員離開登月艙,踏上月球的行走的步伐,而實質上對于宇航事業和整個人類來說,這一步象征了人類征服太空旅途中的一座里程碑,因此它是巨大的飛躍。 5.依次是:議論、描寫、說明、記敘 6.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真實性;二是因為這些時間都有紀念意義。 7.表明飛船一切盡在人類預料之中,說明登上月球這一高科技的嚴密性,也體現了說明文嚴謹的語言。 8.略 9-12.略 13.智力 14.邏輯順序 15.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 16.準確性、嚴密性 17.介紹了對智力的多種解釋;并通過人和動物大腦皮層的比較,說明了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18.略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 日本国产激情视频 |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性色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