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傷仲永

發布時間:2017-12-23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傷仲永(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2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2分)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2)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3)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4)明道中,從先人還家

  21.翻譯下列句子。(2分)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泯然眾人矣。

  22.下列句子中,屬于側面描寫的是( )(2分)

  A. 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B.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C.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D.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23.對“世隸耕”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世隸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種田為業”。

  B. “世隸耕”鋪墊“未嘗識書具”,襯托方仲永天資非凡。

  C. “世隸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親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狹小,同時為下文的“不使學”埋下了伏筆。

  D. “世隸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將“泯然眾人矣”的可悲結局。

  24.事實上,方仲永變成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從鄉鄰的角度看,“ ”;其二,從其父的角度看,“ ”;其三,從方仲永本人來看, 。(引號內填原文)(3分)

  25.你從方仲永的故事里受到了哪些啟發?(2分)

  21.(1)從此指著事物作詩馬上就能完成,并且其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2)(才能)消失了,和平常人沒有區別。

  22.D 23.D

  24.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仲永自己也不愛學習。

  25.即使天資聰明,也要后天學習才能成材。


更多相關文章:

1.

2.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題復習

3.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閱讀

4.人教版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復習:積累與運用

5.人教版七年級上期末復習:字詞背誦復習

6.七年級上冊期末復習:語文句子仿寫及答案

7.七年級期末復習閱讀語段

8.七年級上期末復習:原文填空習題

9.七年級語文上期末復習:閱讀檢測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片国产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阿v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