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期末復(fù)習(xí)課外文言文閱讀

發(fā)布時間:2017-12-23  編輯:林儀 手機(jī)版

  (1)起之為將

  吳起者,衛(wèi)人也。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shè)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1、解釋下面加點(diǎn)的字。

  ①起之為將( )②起為吮之( )③其父戰(zhàn)不旋踵( )④遂死于敵(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

  ②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3、“卒母聞而哭之,”這是什么原因?

  4、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吳起是怎樣的一個人?

  (2)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jié)摮觯鹣ド希瑘?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dá)旦。佛像多為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1.解釋加粗字。

  (1)竊入學(xué)舍: (2)聽已: (3)冕因去: (4)恬若不見:

  2.翻譯下列句子:

  (1)王冕者,諸暨人。 (2)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

  (3)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3.劃出本文層次,并寫出各層大意。

  4、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

  (3)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舉①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②,為司隸校尉。詣③門者,皆俊才清稱④及中表⑤親戚乃通⑥。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⑦親。”既通⑧,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⑨有何親?”對曰:“昔先君⑩仲尼⑾與君先人伯陽⑿有師資之尊⒀,是仆與君奕世⒁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⒂,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韙大踧踖(cu ji)⒃。

  注釋

  1.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東漢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以詩文著稱。魯國人曾任北海相 2.時李元禮有盛名:當(dāng)時李元禮的名氣很大。 3.詣:前往。 4.清稱:有清高的名稱。 5.中表,古代父親姐妹的兒女為外表,母親兄弟姐妹的兒女為內(nèi)表,合稱中表。 6.乃通:才(予以)通報。 7.府君:李元禮曾任漁陽太守,故稱“府君。” 8.既通:通報之后。既,已經(jīng)。 9.仆:對自己的謙稱。 10.先君,死去的祖先。 11.仲尼:孔子,字為“仲尼”。 12.伯陽:即老子,姓李,名耳。 13.師資之尊:指禮尊對方為師的敬意。相傳孔子曾問禮于老子。 14.奕(yì)世:累世,世世代代。 15.小時了了(líng lì):小時聰明。了了:穎悟。 16.踧踖(cùjí):窘迫,局促不安的樣子。

  1、解釋加點(diǎn)的字

  詣門者( ) 及中表親戚乃通( ) 既通( )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

  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 人以其語語之(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2)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3、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 孔文舉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4、孔文舉是一個什么樣的兒童?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1.

2.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題復(fù)習(xí)

3.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閱讀

4.人教版第一學(xué)期七年級期末復(fù)習(xí):積累與運(yùn)用

5.人教版七年級上期末復(fù)習(xí):字詞背誦復(fù)習(xí)

6.七年級上冊期末復(fù)習(xí):語文句子仿寫及答案

7.七年級期末復(fù)習(xí)閱讀語段

8.七年級上期末復(fù)習(xí):原文填空習(xí)題

9.七年級語文上期末復(fù)習(xí):閱讀檢測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中文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尤物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五区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