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回答4-7題 (13分)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請別駕從事③,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④,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 (選自《后漢書·郭伋傳》,略有改動)
【注釋】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剛擔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別駕從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4、解釋加點詞語(2分)
太丘舍去 及事訖
5、根據(jù)語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期日/中 B.對/子罵父
C.下車/引之 D.各騎/竹馬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友人慚,下車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
7、文段理解。(5分)
(1)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從選材角度看,甲文選取的是友人“無信”“無禮”的反面例子,乙文選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從表達方式看,甲文側(cè)重____________,乙文側(cè)重敘述。(3分)
(2)從甲、乙兩文的故事中,你還得到了哪些新的啟示?(就一個或兩個故事來談均可,至少兩條)(2分)
4、離開 完結(jié),終了。 5、D
6、(1)友人感到很慚愧,坐下車來拉元方表示歉意。
(2)聽使者說你來了,我感到很高興,因此出來迎接你。
7、(1)做人要講信用(答出“講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違信于兒童) 描寫(或:對話描寫;語言描寫)(2)答案示例:①要有禮貌;②要勇于改正錯誤;③要容許別人改正錯誤;④成人要為兒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對兒童也要說話算數(shù);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19、閱讀下面文字,完成題目。
悟空打死小妖,變作它的模樣,來到妖怪母親門前,叫開了門,道:“我是平頂山蓮花洞差來請老奶奶的。”到了二層門下,閃著頭往里觀看,見那正當中高坐著一個老媽媽。
悟空見了,在二門外捂著臉,脫脫的哭起來。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況先哄了他的寶貝,又打殺他的小妖,卻為何而哭?他當年曾下九鼎油鍋,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點淚兒。只為想起唐僧取經(jīng)的苦惱,他就淚出痛腸,心想道:“老孫既顯手段,變做小妖,來請這老怪,沒有個直直的站了說話道理,一定見他磕頭才是。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即五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了肝肺,用盡了心。一卷經(jīng)能值幾何?今日卻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風訊。苦啊!算來只為師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際也沒奈何,撞將進去,朝上跪下道:“給奶奶磕頭。”老怪問道:“你是那里來的?”悟空道:“平頂山蓮花洞,二位大王差來請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順的兒子!”就叫抬出轎來。
(節(jié)選自《西游記》第三十四回,有改動)
(1)選文中孫悟空說“兩界山(即五行山)師父救了我”,請聯(lián)系選文之前的情節(jié),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孫悟空被壓兩界山的原因。(4分)
(2)選文中,一向堅強勇敢的孫悟空卻“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這反映了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4分)
19、 (1)(4分)孫悟空大鬧天宮(2分),如來佛制服悟空并壓他在五行山(兩界山)下(2分)。
(2)(4分)“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1分),“跪”又表現(xiàn)他忍辱負重(或機智靈活、隨機應變、能曲能伸、重情重義等任一點)的性格(3分)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5.七年級寒假語文知識練習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