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音。
不亦說( )乎 慍( ) 罔( ) 殆( ) 默而識( )之
誨( )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 尊君在不( ) 邑( )人奇之
日扳( )仲永環謁( )于邑人 不能稱( )前時之聞 鞍韉( )
泯( )然眾人矣 機杼( ) 可( )汗( )大點兵 南市買轡( )頭
朔( )氣傳金柝( ) 來日綺( )窗前 寒梅著( )花未 城闕( )
宦( )游人 貶謫( )
二、解釋。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而時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不知而不慍 溫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說乎 罔 殆
敏而好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恥下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而識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擇其善者而從之 期行
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俱乘船 歆輒難之
幸尚寬 何為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已納其自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遂攜拯如初
世隸耕 未嘗識書具 父異焉
即書詩四句 指物作詩立就 邑人奇之
稍稍賓客其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利其然
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先人還家
不能稱前時之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泯然眾人矣
三、翻譯
1、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6、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友人慚,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幸尚寬,何為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
9、 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也。
10、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1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12、 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13、 泯然眾人矣。
14、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四、理解默寫。
1、在招商大會上,盧市長熱情的對大家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對待別人的不理解,我們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孔子闡述新舊知識的繼承與創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學習和思考相結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孔文子被稱為“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孔子告訴我們要隨時隨地向別人學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孔子對待優點和缺點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期行》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乘船》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方仲永由神童淪為平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傷仲永》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表現木蘭征途遙遠、颯爽英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戰地艱苦、寒冷月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寫戰爭曠日持久、戰爭慘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兔為喻,贊頌木蘭機警聰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借問花表達對故鄉思念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想象朋友相見共敘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寫難舍難分不忍離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借楊花渲染依依難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朋友分別,勸告樂觀面對,表達豁達開朗情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事物必定取代舊事物的哲理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達詩人意志堅定、堅韌不拔的詩句是 ,借典故寫物是人非、世事變遷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