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1.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煩惱,采取積極的生活態度。
2.通過了解成人對成長時期煩惱的認識,審視自己的所謂煩惱,重新評價自我,也要為朋友、同學排憂解難。
3.與別人交談應口齒清楚,態度大方,話語通順完整,能準確地表情達意。說話不要帶口頭禪,不要重復嗦。
4.寫作要圍繞中心,有主題。寫自己要能寫出獨特的認識,寫別人要注意本人的審視和評論,幫朋友解憂要注意語言的針對性。
二、活動指導與建議
1.本單元的三項活動都是圍繞“成長的煩惱”這個主題。活動一是清理自己的煩惱,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列出曾經有的或正在有的煩惱,這樣才有可能消除那些煩惱,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活動二是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別人在少年時期曾經有過的煩惱,應引導學生重在了解別人當時是怎么對待煩惱的,現在又是怎樣看待當年的那些煩惱的,以便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啟示。活動三是用假設的情境幫助朋友解脫煩惱,要讓學生注意所給的情境,要說得入情入理,有針對性。
2.有些學生對自己的煩惱可能有所保留,不敢直言:或不愿意說,或不好意思說,或只說那些不關痛癢的,等等。教師應鼓勵他們,讓他們放下包袱,因為總是把煩惱埋在自己心里,不僅會影響學習,影響情緒,天長日久還會影響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對于那些特別內向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對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說,或者課下與老師交流,不必強求在大庭廣眾中說。
3.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時,可以由教師先提出要求:如要舉止大方,說話利落,要提前有個采訪提綱,采訪的內容要有針對性等。因為采訪后還要完成一篇作文,所以要讓學生先大致有個意向,想一想自己準備寫哪些內容,然后進行重點采訪。
4.三項活動最終都落實為文字,要注意不同活動限制的不同文體。如寫日記是對自己說話,是展示自己的心靈,應寫得自然,不做作。如寫信,要注意書信的格式、寫信的目的等。
5.建議在學習這個單元之初就將本次綜合性學習布置下去,一方面可以提前做些準備,一方面也可以從學習的課文中借鑒一些內容或思想。
三、活動評價
1.口語能力方面的評價。采用活動一的可以讓同學之間互評,評價要點包括:說話的語速和聲音,說話的態度,說話的流暢程度,所說煩惱是否坦誠,等等。采用活動二的可以提前給每位學生一個評價表,要求學生在采訪完某人后讓這個人幫忙填寫。評價表內容可以包括下邊幾項:口齒是否清楚,問題是否明確,應對是否巧妙,內容是否有中心,禮貌用語等。評價表可以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商定。
2.寫作能力方面的評價。由老師從情感、內容、結構(格式)、語言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選擇活動一的學生,如果有不想讓老師看日記的,可以讓他的好朋友、父母或他認為可以信任的人幫助進行評價,不要強求一律交給老師。
3.由于是綜合性學習,不是單純的口語或寫作方面的訓練,所以評價時還要考查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意識、對活動的態度等。這一點在所有的活動考查中都應該是一個重要方面,這里不必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