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佳肴、河中石獸練習題

發布時間:2017-12-05  編輯:林儀 手機版

  20 《雖有佳肴》 過關檢測

  一、基礎鞏固

  (一)翻譯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18分

  1、雖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

  3、雖有至道( ) 4、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

  7、然后能自強也( ) 8、學學半( )

  9、教學相長也( )

  (二)翻譯下列句子。15分

  1、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4、故曰:教學相長也。

  5、《兌命》曰:“學學半。”

  ()填空。34分

  1、《禮記》,又名《 》, 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為 (朝代) (人名)編撰。

  2、“四書”是指《 》《 》《 》《 》。

  “五經”是指《 》《 》《 》《 》《 》。

  3、《學記》是《 》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的 系統性的 論文。其中許多看法和認識至今仍然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如“因材施教”“ ”等。

  二、能力提升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1、翻譯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6分

  (1)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強( )

  (3)《兌命》( )

  2、劃出下列句子的停頓。4分

  (1)是 故 學 然 后 知 不 足 (2)知困 然 后 能 自 強 也

  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

  4、讀了這篇短文,結合你的學習實際,談一點你的學習體會。4分

  答案:

  一、(一) 1、即使 2、甘美 3、最好的道理 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 6、反省 7、自我勉勵 8、教人 9、增長(或促進) (二) 1、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 2、所以學習以后就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后就會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困難,然后就能勉勵自己。 4、所以說:教學與學習互相促進。 5、《兌命》說:“教育別人,能收到一半的學習效果。” (三)1、《小戴禮記》,儒,西漢,戴圣 2、《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3、禮記 第一篇 教育學(或 教育、教學活動) 教學相長

  二、 1、(1)它的 (2)這樣以后 (3)通“說”,指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説。 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3、教學相長 4、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學習中,當別的同學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去教別的同學,這樣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時提升自我。

[!--empirenews.page--]

  文言文閱讀(12分)

  河中石獸

  ①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③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⑴一寺臨河干( ) ⑵山門圮于河( )

  ⑶閱十余歲( ) ⑷但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4分)

  ⑴如是再嚙 古義:( ) 今義:( )

  ⑵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 ) 今義:(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聞之笑曰 B.當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聞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翻譯

  ⑵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

  16.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

  答案:

  (二)12.⑴靠近 ⑵倒塌 ⑶經歷 ⑷只

  13.⑴這樣 判斷動詞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學

  14.D

  15.⑴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沖走呢?

  ⑵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一點道理就可以主觀臆斷嗎?

  16.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伊人色综合久久精品网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图丁香五月天婷婷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