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或:言而無信,待人無禮。
7、例如:守信,是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軍信服……不守信之人,則連七歲小兒都瞧不起他……
[補充說明]若出現:贊同做人是該守信,但對吳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質疑者,可給2分。
四、
1、C 2、(1)通“悅”,愉快 (2)生氣,發怒 (3)越過,超過
(4)忍受 3、(1)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與朋友來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2)博覽群書,廣泛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能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里面了。
4、忠、信、習,品德
5、示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溫故而知新;終身學習;博覽群書。
五、
1、(1)甘美 (2)達到極點 (3)所以 (4)不通,理解不了
2、(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1)雖然有美味的菜肴,(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 (2)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4、教學相長 5、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學習中,當別的同學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去教別的同學,這樣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時提升自我。
六、
1、(1)倒塌(2)經過,過了(3)終于,到底(4)精當確切的言論
2、(1)(和尚)認為(石獸)被河水順流沖下,便劃著幾條小船,拖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一點蹤跡也沒有。(2)你們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這不是木片,怎么會被暴漲的流水帶走呢?(3)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地判斷嗎?
3、因為學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則根據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屬性,以及三者之問的關系,作出正確的判斷。
4、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復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七、3、不能根據感情的親疏來對人或事作主觀上的判斷。
八、
1、《淮南子》、《淮南鴻烈》,劉安
2、(1)對其不幸表示安慰(2)就(3)帶領 (4)大腿
3、(1)靠近邊境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有一天,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2)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于征戰),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5、將胡駿馬而歸、父子相保。
6.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7.禍福得失在一定下可以轉化。
8.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條件。
9、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禍福相倚 因禍得福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