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閱讀《塞翁失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題目。
1、《塞翁失馬》節選自《 》,又名《 》,西漢淮南王 等編著。
2、解釋加粗的詞。
(1)人皆吊之 ( ) 2、此何遽不為福乎 ( )
3、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 ) 4、墮而折其髀 ( )
5.翻譯下列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
(2).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近塞上之人”遭遇了哪幾件事?(用原文回答)
答: 馬無故亡而入胡 其子墮而折其髀
6.成語的來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個成語是:
7.寫出文章的寓意:
8.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
9.關于福禍得失互相轉換的辯證關系,中國有許多名言俗語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說出幾句嗎?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文言文專題復習答案
一、
1、(1)家庭內(2)大而急(3)比擬(4)憑借
2、(1)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子輩的人談論詩文。(2)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3、寒雪日 內集 謝太傅與兒女 講論文義
4、營造了一種其樂融融,非常溫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種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圍。
5、
6、“大笑樂”可作多種理解: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②“笑”前喻,“樂”后喻;③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二、
1、約定 才 離開 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2)父親的朋友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拉他,元芳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門。
3、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意識到自己錯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適。因為父親的朋友“無信”“無禮”在前,對“無信”“無禮”之人無需以禮相待。 示例二:不合適。盡管父親的朋友曾經失信、失禮,但他畢竟是一個長輩,而且他已經認錯,并在想辦法彌補過錯,陳元方的待客之道當然不對。
三、
1.① fǒu ② shí
2.①約定 ②丟下,舍棄 ③才 ④害怕,擔心 3.C
4. ①正午已過(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個朋友才來。②有一回吳起出門,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飯。
5.君:對對方的敬稱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謙詞。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