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和月亮》課堂實錄與反思

發布時間:2017-11-30  編輯:林儀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能歸納出寓言的寓意。

  2.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集體研討,能提煉出歸納寓言故事寓意的幾種方法。

  3.能說出從本文獲得哪些人生的有益啟示,至少說出一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仲秋節剛過,同學們是不是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著美麗的月亮?你們賞月時都有些什么感受?

  生1:月亮真美,賞月時心情很舒暢。

  生2:我非常喜歡這皎潔的月光,我想,如果我的床頭掛上這么一輪圓月該多好啊!我家就不用點燈了

  生3:看著月亮,我想起了遠方的親人,想起了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

  ……

  師:好,同學們想象都很豐富,也都鐘情于這美好的月亮。這里有一只可愛的白兔也和大家一樣喜歡月亮。有一天,諸神之王決定這世上獨一無二的月亮歸屬于它了。你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嗎?猜猜看。

  (一時間,學生非常活躍,各種猜測都有,真是五花八門)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周國平先生寫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看看作者的設想和哪位同學的一致。(教師板書課題——《白兔和月亮》周國平)

  (此環節設計意圖:1聯系學生的實際感受和生活體驗直接關注課文內容,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感到親切。2鼓勵學生打開思路,學會猜想,進而引起探究的興趣。

  (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賴于興趣。”本課教師的導語并不多,僅僅兩個問句,直接就把學生的實際感受和生活體驗調動了起來。學生們富有詩意的回答,體現了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強烈欲望。孔子早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這種良好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就能積極主動地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新授:

  (一)初讀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把讀不準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先畫出來,然后利用手頭的工具書爭取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求助周圍同學。

  (學生們按照老師要求,讀了課文后,又忙著查字典、詞典,教師則在巡視的過程中予以個別指導和答疑。)

  師:有沒有仍沒解決的字詞?(沒人提出問題。)那么老師檢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況。

  讀一讀 皎潔 慷慨 閑適 搶劫 撤銷 金窖 厄運 心曠神怡

  陰晴圓缺 舉世無雙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心痛如割

  解釋 神韻:閑適:厄運:舉世無雙:得失之患:慧心未泯:

  (屏幕出示詞語,一學生讀或解釋,其他學生聽,糾正錯誤,也可說出自己的理解。)

  (二)朗讀理解

  師:誰能把這篇課文朗讀給大家聽?

  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有沒有什么關鍵詞、主題句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文章內容?

  (一女生聲情并茂地朗讀了一遍)

[!--empirenews.page--]

  師:她朗讀得太好了我們眼前仿佛浮現出那只可愛的小白兔的形象。

  生:老師,我也想讀一遍。

  師:好,咱們就有請這位勇敢的男同學。(同學們都為其鼓掌,特別是男同學更是起勁。)

  師:咱們男同學的代表讀得確實不錯,讓我們為他的出色表現再一次鼓掌。

  師:請同學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師:通過這幾次的朗讀,相信同學們對課文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把你的理解和同學交流一下好嗎?

  學生分別說說自己讀懂了的內容 (略)

  (強調聲情并茂,對朗讀好的同學給予鼓掌鼓勵,這對初一的學生來說很有必要。引進“激勵”機制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

  (帶著問題朗讀,這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步驟,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既把握文章的主題,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又為下文的“質疑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質疑探究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談得非常好,可見同學們已經認真讀了課文并能夠根據自己的體驗,用心體會。那么,是否還有不理解的或有疑義的地方呢?

  生1:我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說白兔的賞月之才是舉世無雙的?

  生2:我能回答。因為前文說:“他不愧是賞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神韻 。”欣賞明亮皎潔的月色不足為奇,但是能從月亮的缺損中看出美來那是需要慧心的,所以說,她的賞月之才應該是很高的,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

  生3:我補充,文章的第一行還說“有一只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從這“獨具”二字可以看出,她的賞月之才應該是無雙的。

  師:很好。這兩位同學都能從文中找到依據來回答問題,很有說服力。提問題的同學,你弄明白了嗎?

  生1:明白了。

  師:誰還有疑問?

  生1:我提一個問題,白兔為什么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生2:得到月亮以后,她以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代之而來的是緊張不安,是無窮的煩惱,有了這個東西還不如沒有。

  生1:那么她可以租出去呀,或者——總之我覺得這么難得的寶貝不要了太可惜了。

  生3:不管怎樣,她仍然會像財主盯著自己的寶藏一樣,怕丟,怕被搶,

  仍然會有無窮的得失之患。總之,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要。

  生4:不對,我不同意這個看法,白兔得到月亮后,產生了無窮的得失之患,所以才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應該說,這種擁有沒有給她帶來快樂,所以不如放棄。

  師:好一個不如放棄,的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面臨這種兩難的境地:巨大的擁有是人們所夢寐以求的,但是,這種擁有有時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很大不快,使人感到得不償失,如果有機會選擇,那么你怎么辦呢?

  生5:老師,我明白了,文章結尾提到“和人類不同的是”,作者用意是嘲諷人類不如一只白兔看得開。

  師:對,你能對課文有這樣細致深刻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發現,很值得同學們學習。

  生6:這讓我想起一句話,適當的放棄也是一種幸福。

  師:很有哲理!精辟!

  生:我不明白,白兔得到月亮真的會產生得失之患嗎?她為什么會產生得失之患呢?

  (這一問好像把同學們都問住了,沒有人舉手發言。)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這個同學不是一直在思考,不可能提出這么有深度的問題,讀書就要這樣,善于從無疑中發現疑問,這樣才會有發現,有進步。

  師:同學們都沒有思路?那么,老師給大家提示一下:①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是什么?②白兔得到的是青草還會產生得失之患嗎?③如果是天空擁有月亮還會產生得失之患嗎?

  生1:如果白兔得到青草,她會很高興地吃掉。

  生2:如果天空擁有月亮,那是理所當然的,她也不會有什么得失之患。

  生3:白兔擁有月亮產生得失之患,那是因為月亮太寶貴了,整個宇宙只有這一個,所以才會患得患失。

  師:說得很好。能否由此總結出一個規律,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產生得失之患?

  生1:擁有的東西太珍貴的時候。

  生2:擁有的東西超過了自己能承受的極限時會產生得失之患。

  師:對,巨大的擁有往往會使人產生得失之患,給人帶來煩惱和不快,那么怎么辦呢?

  生1:像白兔一樣索性放棄。

  生2:我明白了,我希望獨自擁有月亮的愿望是不切實際的,得到了,我也不會快樂,不如遠遠地欣賞。

  (四)歸納總結

  師: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人生寓言》,那么從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關于人生的什么啟示?誰能總結一下?

  生1:不義之財不能要。

  師:是不義之財嗎?

[!--empirenews.page--]

  生1:不是。

  師:那么,應怎么說?

  生1:見了便宜不要沾。

  生2:我認為是,巨大的財富不會帶來快樂

  師:是否應限定一下,是“有時”不會帶來快樂?

  生2:對。

  師:白兔的經驗告訴我們應怎么辦呢?

  生2:干脆放棄。

  生3:我認為應該說,對于不能帶來快樂的擁有不如放棄。

  師:很好。你是怎樣想的?(教師板書)

  生3:因為文中說,白兔原本是快樂的,自從擁有了月亮以后,她便產生了無窮的得失之患,所以她放棄了,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文章的結尾還說“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言外之意是肯定白兔的做法,希望人類也像白兔一樣要學會放棄。

  (這是這堂課最精彩的部分,不論學生的質疑,還是探究,都熱情高漲,高潮迭起。由于課堂氣氛寬松、和諧,教學雙方對教材有深入的理解,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學生思維異常活躍,常常迸射智慧的火花,出現精彩的對答。在這一環節中,教者的點撥、引導,學生的質疑與解疑,師生之間思想的碰撞,語言的交流,課文內容與表達形式的交融無不令人賞心悅目。教者在其中并沒有越俎代庖,而是讓學生當主角,根據課文脈絡層層推進,剝繭式的教學提升了學生要洞悉底細的情緒。在不斷探究研討的過程中,學生充分享受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三、總結經驗

  師:以上,我們通過認真地閱讀及集體交流和研討,理解了課文,獲得了人生的有益啟迪,理解了這篇寓言的寓意。為了以后學習寓言,我們把怎樣歸納寓意的經驗總結一下好嗎?

  生1:我認為應該仔細閱讀,認真思考。

  生2:我認為應該發揮集體的力量。

  師:這位同學懂得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很好。可是,你自己從哪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思考的呢?

  生3:我認為應仔細讀課文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歸納。

  生4:我補充,還要結合文中的關鍵語句來理解。

  師:有一點同學們不要忘了,文章中寫的是白兔,你們怎么想到說:人要怎樣怎樣?(教師看沒有人回答,進行點撥、引導)

  生:聯系實際生活呀。

  師:對,這也是歸納寓意應注意的一點。以上,同學們說得很好,老師把他們寫下來。同學們看幾則寓言,試著說出它們的寓意。(略)

  (這一環節中,教師有意識在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學習經驗,由學習知識向培養能力過渡,逐步走向自覺學習,自能學習。)

  四、布置作業:

  ⒈搜集、閱讀寓言故事,進一步體會寓言的特點。

  ⒉記錄總結的學習經驗。

  ⒊教師提供材料,學生進行提煉寓意的練習。

  ⒋選作:

  根據課前個人對“白兔得到月亮后可能發生什么事情”的猜想來構思,試著寫一篇小寓言故事。

  (對作業的設計還應下點工夫,要具體點,如這則寓言要反映一個什么樣的含義,寓言的語言特點等)

  [課后反思]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想首先要培養學生會學習,會思考。為什么學生沒有自覺學習的習慣?我想很大程度上源于學生不會學習。,因此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有可能讓學生自覺學習。這節課的課堂教學的著眼點不僅僅是教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讀懂課文,理解內容,了解寓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了解其途徑。讓學生自己動腦結合合作學習,理解難點內容,克服等、靠的思想,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另外,通過對歸納寓意方法的總結,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學習經驗,這樣才有條件舉一反三,才有可能有創造,有發展。

  [附板書設計]

  白兔和月亮 周國平

  提煉 整體把握

  寓意 抓關鍵詞

  聯系現實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性色福利小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中国AV综合在线 | 最精彩色站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综合网...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