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請生讀唐虞世南的《蟬》并進行答疑
蟬
(唐)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師:虞世南借蟬來表達了自己雖身居高位但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我們稱之為“托物言志”,今天我們也要學習香港作家小思所寫的散文《蟬》,看看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想要抒發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懷。下面我來把文章讀一遍 ,在聽的過程中,大家要注意思考,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師讀文)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聽讀的所得: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生1:生命是短暫的、脆弱的
生2:不管你活幾天,都要好好的活著
師:那我們人類呢?
生2:更要好好的活著
師:一個動物都知道要好好的活著,那我們人類更應該把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加的……
生2:精彩
師:是啊,我們人類比蟬的生命更長久,更要像蟬一樣把自己的生命過得豐富多彩!但是我覺得這篇文章除了它的思想價值得我們去學習品味外,有一句話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的,孩子們,你們最喜歡這篇文章中的哪句話?
生:文章的最后一句“斜陽里,想起秋風的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聒聒!”
師:有同感。我把它換成了一句詩,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出示詩歌排列形式的幻燈片,生深情讀)
師:在這里,你能看出作者對蟬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嗎?
生3:先覺得“煩人”,后來明白它的生命意義后,變得感動!
師:用句子里的一個詞來說,就變成了……
生3:“寬恕”
師:謝謝,剛才我們明白了作者情感的變化,接下來,我們就要去細細品味作者的情感。我們先來讀一句話。(出示幻燈片:“杜鵑花沒零落,聽見斷斷續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的蟬知知不休的。”請生4讀)
生4:深情朗讀:“杜鵑花沒零落,聽見斷斷續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的蟬知知不休的!(掌聲響起)
師:“孩子們,從這個句子中你能覺察作者對蟬的情感嗎?”
生5:“喜愛”
生6:也可能是厭煩吧!
師:是的,都有可能,這里,作者的情感趨向不明,但是,現在,我們加上一句(出示:使事忙的人聽了煩。),你能發現作者的情感嗎?
生7:煩
師:“煩”字出來了,煩到什么程度呢?
生7:覺得蟬很吵,有一點討厭、、、、、、
師:有一點討厭,也許很討厭,作者明確的表達了他討厭的程度了嗎?
生 7:沒有
師:現在再讀一段文字(幻燈片出示加了虛詞的語句“杜鵑花還沒零落,就聽見斷斷續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的蟬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聽了煩。”請生讀)
師:發現什么區別了嗎?
生8:多了“還、就、更”三個字,把煩的情感具體化了,情感更加突出了。
師:是的,這三個字,如果我們將它單獨拿出來,一點意義也沒有,但是,當我們把它放進一句話一篇文章里的時候,他們的情感就出來了,文章的情感就出來了。如 果我要在“使事忙的人聽了煩”中間加幾個字,你們會加什么字?
生9:“很煩”
生10“太煩”
生11“特別煩”
生12“十分煩”
生1 3“非常煩”
生14“超煩”(生大笑)
師:太牛了,超現代的“超煩”都出來了!我們一起讀一下這個句子“杜鵑花還沒零落、、、、、、”起!
(教師指導學生深情的讀,讀出了那種“超煩”的感覺)
師:現在請你們做一個高難度的學問,誰知道誰就是天才,(生呵呵發笑)如果讓你說說作者從“還”或“就”字流露出來的是什么心情,你能將作者的心情表達出來嗎?
(師深情誦讀,幫生理解體會)
生15:“還”和“就”寫出了蟬的叫聲來得很早,我覺得作者會想:這個蟬為什么這么早就在外面嘰嘰喳喳、知知不休的叫個不停。(生活潑地笑)
師:沒錯,如果你是作者你能用一句話把你的心聲傳遞出來嗎?
生15:這個蟬真煩!叫得太早了,你不會晚一點叫啊!叫什么叫?!真是的!
師:謝謝,現在誰來把這個“更”字演繹一下。
生16:“越來越響!”
師:好的,能不能用一句話把作者的情感傳達一下呢?
生16:這個蟬真是的,本來還好好的,現在怎么突然間這么響了呢?莫名其妙!
師:“知知不休”,表明蟬已經叫得很厲害了,現在加了一個“更”字,說明、、、、、、、
生17:說明蟬叫得更厲害了!
師: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罵蟬?
生17:這個破蟬、死蟬,叫得那 么響干什么?打擾我午睡,煩死了,唯恐天下不亂!莫名其妙!
師:謝謝你,請坐,我們剛才所關注的“還、就、更”等詞,他的名字叫虛詞,今天,我們就要去探索這中虛詞在傳情達意上的巨大 作用,我們剛剛分析的是“一煩”,我們再來看看“二煩”、、、、、、
(幻燈片出示去掉虛詞的文字:“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 東西。身子小,叫的響,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為什么聒聒?那是一個夏天”請生讀之。)
師:謝謝你,能告訴我你讀了這段文字之后的感受嗎?
生18:我覺得作者對蟬有點反感。
[!--empirenews.page--]師:好的,請坐,有不同的感觸嗎?(生15再次舉手)好的,葉迎東,你今天真是大放異彩,說說你的感受吧!
生15:我和徐帆不一樣,我覺得作者在這里有點喜歡蟬的心情。
師:何以見得?
生15:從“小東西”三個字可以看出。
師:你能用喜歡的語氣把這“小東西”三字讀一下嗎?
生15:“小東西”(以親切的語氣讀,讀出了喜歡的感覺)
師:嗯,不同的語氣傳遞出不同的情感,言為心聲,讀得不錯!
生19:我覺得作者此時感到不可思議。
師:何以見得?
生19:我從“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身子小,叫的響,響徹一個夏天!”這句話中覺得作者在想:這么小的東西,為什么能響徹一個夏天呢?真是不可思議!
師:謝謝孩子你真是小思的知音啊!(生愉悅的微笑)現在哪位同學愿意幫我讀一讀這段文字(出示: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么小,卻那么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只不過是一個夏天罷了!其中“就、那么、卻、竟、何必、只不過、罷了”用紅色顯示。生讀。)
師:與剛才的文段相比,我們發現多了……
生集體回答:多了“就、那么、卻、竟、何必、只不過、罷了”
師:是的,孩子,現在我們就來探討這些一個個看似毫無意義的詞語,探討它們在這個語段中所蘊藏的深意,我們思考一下,作者借助這一個個詞,想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愫呢?
(生思考,2分鐘后陸續舉手發言)
生20:一個“就”字顯示了作者發現鳴聲很響很煩人的蟬竟然是這樣子時 的一種驚訝,一種不以為然。
生21:從“那么、卻、竟”三個詞語中,我覺得作者想表達的是一種驚訝的情感,作者仿佛在說:“蟬啊,你為什么這么小,叫得卻那么響啊!你的身體中藏著什么呢?而且你這一叫,讓整個夏天都為你作伴!好長好長的聲音啊!”(生鼓掌)
師:說得多好啊!中國的語言有著無窮的內蘊,從這幾個詞中,你有不一樣的感觸嗎?
生22:從“那么、卻、竟”三個詞語中,我感覺到作者對蟬的反感與驚訝!我仿佛聽到作者對蟬說:“這小東西,既沒有馬兒那膘肥體壯的身姿,也沒有百靈鳥優美動人的歌喉,你憑什么叫得這么響啊!可惡!”(生鼓掌)
生23:我覺得是作者想表達一種震撼!作者仿佛在說:“這么小的蟬,你不應該叫得這么響,你不可能叫得這么響,你響就響唄,干嘛還要響一個夏天呢!”所以我認為作者有一點震撼,其間還有一種反感的情緒在里面!作者仿佛還在說:“蟬啊!青蛙比你大得多,它都沒有叫,你有聒聒啥呢!你厭煩不言煩啊?識相點好不好?”
師:你能用反感的情緒讀一下嗎?
(生的表情,語氣,活靈活現,贏得滿堂喝彩)
師:讀得多好啊! 孩子們,繼續我們的探究之路,你們能用自己的智慧把后面的幾個虛詞的含義用語言演繹一下嗎?
生24:這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夏天!你也只能活這么一個夏天,你大聲鳴叫能延長你的生命嗎?你大聲鳴叫能讓你多活幾天嗎?你大聲鳴叫能獲得更多人對你的愛嗎?不能!你的所做所為只能讓我更加討厭你!只能獲得更多的詛咒,所以,可憐的蟬!請你安歇吧!不要為你的無為徒增煩惱!(全班掌聲雷動)
師:說得太好了!是的,孩子!對于我們人類而言,夏天確實是一個很平凡的季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過一年,都有一個夏天在等待著你,我們能度幾個春秋,我們就擁有多少炎夏!所以,作者認為夏天很平常,所以,作者對蟬有著反感的心態!至此,作者對蟬的厭惡之情已達到極點,峰回路轉,接下來,作者對蟬的態度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我們來讀這段文字
生讀:出示:友人說:“它等了17年,等到一個夏天。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 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完結了!
師:這段文字中,友人對蟬的情感是?
生25:同情、憐憫
師:同情、憐憫的程度是強還是弱?
生25:不清楚,可能強、可能弱
師:那么你能在“等到一個夏天”和“它的生命完結了!敝懈骷右粋字,讓他變得情感濃烈嗎?
生26:我覺得可以加“才和就”,“才等到一個夏天”“它的生命就完結了!币粋“才”字說明了友人對蟬的苦苦等來這個夏天的來之不易深表同情,同時也對蟬的苦苦等待之精神充滿敬佩!一個“就”字說明了友人對蟬生命的短暫充滿了憐憫與嘆息!他似乎覺得蟬應該多活一段時間才不會辜負它的等待!
師:如果此時此刻讓你對蟬傾吐心聲,你會說什么呢?
生26:蟬啊!多少個日夜的期盼,你才換來這悶熱的短暫的夏天,多少個日夜的等待,你就換來這90天的短暫的生命!為你的等待,為你的堅強,為你那不屈的生命之魂魄,我要向你致敬!
師:說得多么好啊!如果蟬兒有靈,我想它的歌定然為你歌唱。請你帶著你的理解,深情的向蟬表達你的情感吧!(生有情感的朗讀,掌聲) 讓我們借著朗誦集體面對著蟬抒發我們的情感吧!(生集體有情感的朗讀)
(請生讀“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師:你體會到“就”的含義了嗎?
生27:我覺得“就”寫出了蟬生命短暫,等待漫長,表達了友人對蟬生命短暫,等待漫長感到無奈、遺憾、惋惜的心理。
師:是啊!蟬除此之外別無選擇!生命是短暫的,生活是殘酷的,但是我們的蟬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的活著。
出示:“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的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請生讀
師:蟬為何“必須好好的活著”?
生28:因為它為了生命的延續!為了種族的繁衍!
師:生命的延續可以讓別的蟬來承擔啊,憑啥讓我來承受這樣重大的磨難呢?
生29:如果大家都這么想,那這世上的蟬就要滅絕了!
師:好一個“滅絕”,是的,如果大家都這么想,那這世上的蟬就要滅絕了!所以,從“必須”一詞我們讀出了蟬的?
生30:堅定、堅強
生31:我讀出了一種“責任”
師:多么好的理解啊!“責任”!我們的父母冒著烈日在田間耕種,是一種責任;我們的父母自己過著艱苦的生活,而讓你們吃飽了,喝好了,這是一種責任,責任意味著擔當,責任需要承受磨煉,責任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
師:理解了“必須”我們再來理解“都不過”,誰來和大家分享你的理解?
生32:在電視劇《士兵突擊》里,許三多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我爸爸告訴我,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我們的蟬就像許三多父親的這句話,他活著不為其他任何事情,就是要好好活,就是為了讓生命傳遞下去,“都不過”三字說明了蟬的純潔、擔當,頗有俠義之風!
師,面對著友人之言,作者對蟬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
生33:從開始的煩到寬恕再到敬佩。
師: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嗎?
[!--empirenews.page--]生33:肅然起敬
(請生齊讀“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的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師:此時此刻,作者沒有理由不寬恕蟬,這個“寬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寬恕,而是敬佩的寬恕!因為作者懂得了(出示: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請生注意連續的感嘆號,情感朗讀)面對著這只蟬,我們也許會感到慚愧,多少個時間在我們指尖彈指而飛,多少回太陽在我們臉上匆匆爬過,很多時候,我們不如這只令人敬佩的蟬!在這個教室里,我們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當我們累了的時候,就想想那一只在地下等了17年的蟬吧!也許這樣,我們的精 神就會振作、就會奮發!不要連一只蟬都不如!
我們懂得了作者情感的變化,但老師有一個問題很難理解,文章說:“斜陽里, 想起秋風顏色”秋風何來顏色呢?
生34: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楓葉火紅,果實飄香,呈現出一派豐收之喜悅,所以有“顏色”。
師:很不錯的解答,那秋風的顏色和寬恕蟬又有何聯系呢?
生35: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但對蟬來說,秋天不是收獲,而是死亡,蟬雖然生命短暫,卻執著等待,好好的生活,充實的過好每一天,把握住了自己的似水華年,讓生命充滿了意義,這不禁讓我肅然起敬!所以我就“寬恕”了它!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從蟬身上獲得了生命的感悟,我們更懂得 了在語文中,有一個詞,他的名字叫虛詞,在傳遞情感中,虛詞的作用是無限的。下面,讓我們在冰心的生命中結束我們這節課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