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譯
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注釋:
①選自《呂氏春和·慎行覽·察傳》。
②溉汲——從井里打水澆地。溉:音gai,澆灌。汲:音ji,從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國人道之——都城的人談論這件事。國:古代國都也稱“國”。
⑤聞之于宋君——這件事被宋君聽到了。之:代詞,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聞”的賓語。于:介詞:當“被”講,引進主動者。宋君:宋國國君。
⑥問之于丁氏——向丁氏問這件事。于:介詞:當“向”講。
⑦使——使用,指勞動力。
翻譯;
宋國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沒有井,須到外面打水澆地,因此經常有一個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對別人說:“我家打井得到一個人。”
有人聽到這話,傳播說:“丁家打井打出了一個人。”都城的人都談論這件事,一直傳到宋國國君那里。
宋國國君派人去問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來呀。” 早知道是這個結果,還不如不問。
閱讀《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①,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注釋:①使——使用,指勞動力。
(1)解釋畫線的詞。
①及其家穿井()
②不若無聞也()
③問之于丁氏()
④有聞而傳之者()
(2)翻譯:
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訴我們
參考答案:
(1)等到……的時候;比得上;向;代詞,代丁氏穿井得人這件事
(2)都城的人都談論這件事,一直傳到宋國國君那里。 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來呀。 (意思對即可)
(3)這則寓言提醒人們:聽到什么傳聞之后,要動腦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聽到風就是雨,以致以訛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