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教學資料:誡子書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1-22  編輯:林儀 手機版

  讓學生再快速默讀一遍課文,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回答:本文作者闡述的觀點是什么?作者從那兩方面進行論述的?同學四人為一小組,討論這個問題,要從原文中找依據。

  提示板書:提出論點--{治學正(靜)---修身反(躁)}兩方面論證。

  (說明:弄清楚了中心論點和論證內容也就基本疏通了課文,而這一切都是學生依據課文討論、探究的結果。設計這樣的問題,其實是教師已經列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和脈絡。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一定要緊貼文本,思考并組織運用語言來回答的過程,就是鍛煉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過程。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求他們獨立思考和討論探究相結合。)

  (四)精讀品味

  1、文本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才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找出這幾個句子,再次加以品讀,思考它們之間的關系。聯系自身實際,談談感受體會。

  (說明:這一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掌握好這個問題,才能充分了解諸葛亮在修身、立志、為人處世方面對后輩的勸勉之意。通過疑難共解、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合作精神,鍛煉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學生從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組討論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齊讀原句,體會作者情感,力求熟讀至誦。

  明確;A、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B、學習: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C、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關系:諸葛亮主張以儉養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但志向的培養又必須修養品德。

  2、“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儉以養德”與“靜”是否關系?

  明確:看似無關,實則關系密切。因為節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

  (說明:這一問題由學生自由發言。這一問題的設計在于指導學生在分析問題中有所感悟,加深學生對感悟對象的深刻認識。也從諸葛亮的教誨中汲取力量,砥礪意志。這不僅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更是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與內化。學生應該反復在品讀這四句名言中去感悟、去發現。)

  3、朗讀,積累詞句:你最喜歡文章哪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啟發。

  (說明:這是一道開放性題,是要求學生在上一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從課文中有所領悟,有所借鑒,在品德培養、學業立志方面對自己嚴格要求,要啟發學生談論的角度不要拘泥,最好結合自身的特點,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說出深度。要讓學生充分發言,談收獲,談心得,談所悟,談感慨,談反思,要學會思考,學會自省。)

  (五)內容回顧,課堂小結。這個環節我采取讓學生談收獲的形式來進行。學生可以從寫作特點上也可以從思想內容上來談。

  (1)學習精辟嚴密的論證。

  (2)從總結作者寫這封家書的用意中感受諸葛亮的高潔的人格魅力。

  (六)拓展延伸

  提供給學生關于修身、惜時、立志等古今名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生熟讀。

  警句推薦:A、淡泊: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陶淵明);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白居易);心閑天地本來寬。(陸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寄滄海(李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志當存高遠(諸葛亮)C、惜時: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傅玄);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的時間踟躕接近,現在的時間似矢飛去,過去的時間永遠靜止。(席勒)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積累警句。

  2、整理與諸葛亮有關的故事、成語、俗語、詩詞。

  附:板書設計

  誡子書

  治學

  中心論點---- 靜 躁 (危害性)

  靜以修身 (正) (反)

  儉以養德 修身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誡子書》 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2.(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誡子書》教學案

3.人教七上:《誡子書》教學設計及反思

4.初一上冊《誡子書》說課稿及教學設計

5.《誡子書》優秀教案設計

6.人教七上:《貓》教學設計

7.諸葛亮《誡子書》教學反思

8.《誡子書》精選習題(含答案)

9.第21課《誡子書》同步練習題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 在线好屌妞国产精品 |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 色妞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