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感到了一種沉重,一種責任的沉重,中年人對家庭有著承上啟下的重大責任。從社會的角度來看,人的生命有三種形態:老年,中年,孩子。母親、我和妻子、兒子構成了整個世界。因為有了對生命的珍愛,所以有了一代一代生命的延續,才有了我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教師小結:中年人在家庭中有著承上啟下的責任,對社會而言,則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所以中年人應有強烈的使命感。作為子女,應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為父母解憂,孝順長輩。
在此環節中將這兩個問題聯系在一起,能更好地強調對生命的珍愛,生命的使命感,也使學生認識到做父母的不容易。
六、學生自由交流
教師: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家庭矛盾,是怎樣解決的?
古今中外有關孝順的名言很多,請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準備的材料。
通過此環節的交流,增強學生的體驗,認識到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有類似“分歧”的矛盾,要學會處理,并積累精彩含義深刻的句子。
七、拓展閱讀
學生閱讀文章《有一天我們也會老》
此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強化學生尊老敬老的意識。
教師小結:在人的一生中,生命的兩頭(孩提和老年)時都需要人照顧,只有中間(中青年)是照顧別人。盡孝是我們每一個社會公民的責任,記住培根的話吧:哺育子女是動物都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偉大壯舉!
小結的目的:強調本文的主旨,深化學生敬老盡孝的意識。
八、作業
1、閱讀《三代》,與課文比較有什么不同?
2、教師推薦詩歌《有一天我們都會老》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我花了很多時間,
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系鞋帶,扣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擤鼻涕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懷念不已
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
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
讓我再想一想……
極可能最后連要說什么,
我也一并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
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
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
去回答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為什么”嗎?
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
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
體諒我,
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希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
孩子
現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帶。
吃飯時,會弄臟衣服,
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
不要催促我,
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
只要有你在一起,
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涌上心頭。
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
所以,
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的。
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多點時間陪陪父母吧,對他們好一點……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當失去時才去后悔沒有珍惜……
誠如斯言,當善待父母,父母是個寶,如此做人,你會享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