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可愛者甚蕃( ) ⑵濯清漣而不妖( )
⑶香遠益清( ) ⑷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⒉ 翻譯文言語句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⒊ 選文第1節從 、 、 三個方面對蓮花進行了描寫。
⒋ 短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對待的?請簡述理由。
⒌ 模仿例句,用同樣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 ,因為它 。
(四)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⒈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為宮室、器皿、人物 ( ) ⑵中軒敞者為艙( )
⑶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 ⑷高可二黍許( )
⒉翻譯下面句子
⑴嘗貽余核舟一
⑵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⒊選文中最能體現王叔遠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話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
⒋這件雕刻作品的主題是什么?(用文中的話回答)
⒌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的名句分別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五)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⒈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⑴不獨親其親 ( ) ⑵男有分,女有歸( )( )
⒉找出文中兩個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通 解釋
通 解釋
⒊翻譯句子
(1)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⒋選文是從哪幾個方面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