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分)閱讀《羚羊木雕》完成13-16題
我手里攥著萬芳送給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說呢?她還會像以前一樣和我要好嗎?一定不會了。
我輕輕地敲了敲門。門開了,萬芳伸出頭來,一把拉了我進去。
“萬芳……”我站在過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傘,是不是挨揍了?”萬芳奇怪地看著我。
“沒有……”我慢慢從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還我……”我幾乎聽不見自己的聲音。
萬芳愣了一下,沒有接小刀,只是咬著嘴唇看著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說得好好的,你怎么能這樣呢?”
我努力不讓自己哭出來。這時,她的媽媽從屋里出來了。看見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們的樣子,立刻明白了:“萬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東西?”
萬芳看了我一眼,跑進屋去。過了一會兒,她拿著那只羚羊出來了。她媽媽接過來一看說:“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這么貴重的東西呢!”她把羚羊遞到我的手上,“好好拿著,別難過,看我呆會兒揍她!”
我把小刀遞到她的手上說:“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萬芳已經不見了,她不會再跟我好了……
我一個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路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忽然,我聽見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過頭,只見萬芳跑了過來。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說:“你拿著,咱倆還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這能全怪我嗎?
13.概括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14.文中“我”說話時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這樣?
15.列舉一處文中的景物描寫并簡析其表達作用。
16.從文中萬芳對這件事的處理可以看出,萬芳是一個怎樣的小伙伴?
(三)(12分)閱讀《爸爸的謊言》,完成17-20題。
年輕的爸爸和他的兒子一起在后花園放風箏。小小的園地,小小的風箏。小小的風箏飛呀飛的,就飛到了墻頭上。墻頭上的野花,把風箏緊緊地纏著。于是爸爸說,必須去拿一架梯子,取下墻頭上的風箏。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兒子說:“爸爸,讓我來吧!”爸爸看了看他九歲的兒子,想了又想,終于說:“也好,讓你來就讓你來。”
猴子一般地,兒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級了。兒子轉過頭來,嘻嘻地笑。他的笑聲,像用早晨的牽牛花吹出來的。
解開了風箏繞在野花上的線,正要下來,爸爸卻用一只大手和一個聲音制止了他。爸爸說:“慢著!”
兒子停住了,望著爸爸,用眼睛問爸爸:“怎么啦?”
爸爸說:“我先講個故事給你聽了,你再下來。”
于是兒子笑得更開心了,他一手抓住梯子,一個手拿著風箏,等爸爸講故事。爸爸講的故事,沒有一次是不好聽的。
爸爸說:“從前有個爸爸,告訴他那個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兒子說:“你跳下來,你一跳下來,爸爸一定會在下面把你抱住。聽見爸爸這么說,兒子很放心,就像游戲時跳進水里一樣,縱身一跳。哪里知道當兒子就要投進爸爸的懷抱里的前二秒鐘,爸爸的身體一閃,站在一旁。兒子撲了個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點開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來,兒子問爸爸:為什么要騙他?爸爸說:“我要給你一個教訓,連你爸爸的話都靠不住,別人說的話,更不必說了。”停了一停,爸爸繼續說:“我們也來照著做一次好不好?”
兒子一聽,臉都變白了。
爸爸說:“不要怕,勇敢一點,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長大了,容易上人家的當。”
但是兒子顯然并沒有被爸爸的話所說服,他臉上驚愕的表情,絲毫沒有消退。然而他還是不敢違抗命令。他站在那兒,動不也敢動。爸爸開始發號施令了:“聽著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時候,你就跳下來,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裝要接住你的手縮回來,讓你跌一下屁滾尿流!”
站在梯子上,兒子的臉像一粒還沒有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緊了牙根,忍著淚,兒子從梯子上跳下來了。他等待著自己的身體像一個南瓜,噗的一聲,摔得支離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沒縮回去,他的身體也沒移開。他還是定定地站在原來的地方,他把掉到他兩手中的兒子,牢牢固固,結結實實地接住了,抱住了。
兒子雖然不曾受傷,但是他的神情,比剛才還要疑惑,張大了眼睛,他問:“爸爸,你為什么騙我?”
爸爸笑出聲來。爸爸說:“爸爸要讓你知道:即使是別人的話,有時也是可以信任的,何況是爸爸的話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兒子臉上。他摟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雙頰。爸爸和兒子拉著風箏,向后園的一角跑去。(選自《課堂內外》初中版)
17.兩個故事中的爸爸要告誡兒子的道理分別是什么?
第一個: 第二個:
18.摘取文中的兩個詞語,說明兒子在跳梯子前后表情變化。
之前: 之后:
19.下面兩個描寫句的意思是什么?它們分別表現了兒子臉上怎樣的神情?(4分)
①兒子的臉像一個還沒熟透的橘子。
②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兒子臉上。
20.兩個爸爸,兩種教育,你贊賞哪一種?簡要說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