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富人,天雨(下雨)墻壞(毀壞)。其(他的)子曰:“不筑(修補),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老人fǔ)亦云(也這樣說)。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丟失)其財,其家甚智(認為……聰明)其子,而(表轉折,卻)疑鄰人之父。
1、本文選自 戰國 末期著名思想家 韓非 的著作 《韓非子》 。
2、在文中括號內給加點字解釋:
3、給全文翻譯:宋國有個富人,因下大雨,墻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筑它,一定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么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干的。
4、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D )
A、其家甚∕智其∕ B、馬∕無故亡∕而入
C、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D、暮∕而果∕大亡
5、簡析“而疑鄰人之父亦云”中“亦云”詞的作用。
答: 既簡潔又深刻地說明鄰人之父的忠告與富人之子的所言毫無二致,為下文出現的荒謬結果埋下了嘲諷之筆。
6、鄰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懷疑對象,會有怎樣的反應呢?請展開你合理的想象。
答:
7、“其子”與“鄰人之父”同樣的先見之明,為什么“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 因為兩人的身份不同(或與主人的親疏關系不同)。看法:從消極方面說,向別人進言,要注意自己跟聽言者的關系;從積極方面講,聽意見只應聽正確與否,而不能看意見是什么人提出的,對人不能持偏見。
8、寫出文章的寓意: 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告訴人們不能憑空隨意猜疑或贊賞別人,要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