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還是女兒?
中秋賞月,忽有友人相問:“月亮生于何年?來自何方?”
在天文學上,這個問題稱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雖然至今尚付闕如,但是太空懸案的偵察員——天文學家們——卻根據眾多的天文觀察事實,對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邏輯的推測。總的說來,大致有三種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兒。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兩者的化學成份又大不相同;因此,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當46億年前我們這個太陽系從一大團星云物質里脫胎而出時,月球和地球所處的位置相去甚遠,各由不同的物質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與不行星乃至隕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顆小行星,在它圍繞太陽運行的過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為后者的引力俘獲,而成為地球的衛星。這種學說稱為“俘獲說”。倘若情況果真如此,那么,將地球與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豈不是再妙不過嗎?
但是,地球的直經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懸殊,況且,迄今為止人們所知的小行星無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這么一顆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獲一個月球這么大的小行星亦實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際,地球和( )(A、月亮 B、月球)由同一塊塵埃云凝聚而成。它們的平均密度和化學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屬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團。這種學說稱為“同源說”。如此看來,( )(A、月亮 B、月球)豈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①最后一種推測更具有戲劇性:在40多億年前,太陽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為一體。②當時地球處于高溫熔融狀態,自轉很快,天長日久,便從其赤道區飛出一大塊物質,形成了月球。③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殘跡。你看,月亮豈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兒?④現在,贊成這種“分裂說”的人已經比較少了。⑤不過,這種理論卻面臨著許多難題,比方說,它有一個必然的推論,即月球的位置應該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可愛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誰?你盡可以諱莫如深,人類卻總有一天會掀起你的神秘面紗,把你的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16、從文中的介紹來看,你覺得關于月球起源的三種學說哪種較為可信?為什么?(2分)
17、如果文章的內容不作改動,而把文章的題目換成《月亮——地球的姐妹、妻子,還是女兒?》,你覺得合適嗎?請說出理由。(2分)
18、倒數第二段的句子排列順序被 打亂了,不改動文字和標點,把它調整過來,應該把第 句移到第 句前面。(2分)
19、月球起源學說十分深奧,但本文寫來卻生動形象,淺顯明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成功地運用了① 、② 等說明方法,請找出相應例句:(2分)
①
②
20、第三段中加點的兩個“很可能”,去掉行嗎?為什么?(2分)
21、請分別從第四段中的兩個括號內選出合適的選項,把序號填在前面的括號內。(2分)
22、對最后一段在表達上的作用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與開頭呼應。
B、歸結全文。
C、用擬人化手法表達了人類揭開月球起源之謎和信心與決心。
D、運用反問,表達了人類想要弄清月球“身份”的強烈愿望。
(三)
燕子翩翩入云端
①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于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兒像箭一樣貼墻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直沖云天;它們能夠倏忽來個180度大轉彎,或者翼不振,翅不搖,干脆在空中( )幾分鐘。
②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勞。可是有誰能想到這是它們的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只很小很小的腳。瘦小的腳難以( )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吃獵獲物,在飛行中飲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撲楞著翅膀,像直升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喂給孩子們。
③那么,燕子的飛行本領為什么如此高強呢?原來,燕子的身軀呈流線型,兩只翅膀既窄又長,每鈔鐘可以振動20次,它們的尾巴幾乎是整個身軀長度的三分之一,這些對飛翔是特別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別輕巧,平均重量僅為20克,堪稱是最輕量級的飛行員。
④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強,每年能產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這種很強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種群延續的需要。因為燕子是一種遠距離遷徙性候鳥。例如,美國的亞種倉燕,它們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長距離、不間隔斷飛行中,有時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⑤燕子是一種勤勞的鳥。筑巢,“娶妻生子”,撫養孩子,整天忙得不亦樂乎。燕子又是個捕蟲能手。一對燕子夫婦每天捕8000多只蟲,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來喂養它們那些似乎永遠也填不飽肚子的孩子們。燕子吃掉大量害蟲,對農業、林業有很大好處,所以,燕子是益鳥,是人類的朋友。
⑥燕子又是一種很聰明的鳥。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它們不是飛越高山,而是成群結隊地穿過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進,從而節約了飛行時間和自己的精力。
⑦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子種類不盡相同。據統計,全世界共有75種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傳說里,燕子被稱為幸福鳥,人們把它們看作吉祥的象征。
23、根據文意,①②段括號中應填的的詞語依次是( )(2分)
A.飛翔 B.支撐 C.滑翔 D.支持
24.根據本文內容,用下定義的方法概括“燕子”的特征。(2分)
燕子是一種 的益鳥。
25.根據本文的介紹,概括燕子的生活特性。(2分)
⑴ ⑵
⑶ ⑷
26.燕子形體上的弱點是 ,燕子為了戰勝自身的弱點,“學會了一切都在飛行中解決的本領”,這些本領包括在飛行中 、 、 。(2分)
27.燕子具有高強的飛行本領的原因有哪些?(2分)
28.“這種很強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種群延續的需要”,這是因為( )(2分)
A.燕子是一種遠距離遷徙性候鳥。
B.它們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它們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長距離、不間隔斷飛行中。
D.在遠距離的遷徙、不間隔斷地飛行中,有時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29.本文有幾處運用了描寫,請找出其中一處描寫的文字,并簡要說明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2分)
30.第③段中加點的“這些”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先在文中用曲線標示出來,再概括這些內容。(答案在20字內)(2分)
31.文中畫線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全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中的由 到 。(2分)
32.第一段中加點的“之一”能否除掉?為什么?(2分)
第三部分:(40分)
以“人與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字數500以上。
第四單元檢測題
1. 略 2.弱肉強食;里程碑;津津有味;靜謐 3.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4.如:⑴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像駝峰,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⑵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綢,像長虹,…… 5.略 6.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美學史上繼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之后的又一個黃金時代。 7.⑴用途:這是供你洗浴后穿的衣服⑵要求:這件衣服你不能帶走⑶建議:你若想要這種衣服得自己去買⑷地點:二樓購物中心有賣⑸價格:每件價格為2800日元 8.D 9.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 10.第⑽句: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 11.說明、描寫;分類別、打比方 12.B 13.云的形態;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 14.第五句;第九句 15.這兩個詞在句中都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和“經常”是這樣,排除了特殊情況,表達得很嚴密。 16、“同源說”應該較為可信。因為其他兩種學說都有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像地球這么一顆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獲一個月球這么大的小行星亦實非易事”對“俘獲說”提出了質疑;“月球的位置應該處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對“分裂說”提出了質疑。 17、不合適。因為改動以后,題目中“姐妹、妻子、女兒”的順序與文章中對三種月球起源學說的說明順序不協調。 18、⑤;④ 19、①作比較;②打比方;例句略 20、不行。因為這兩處都是推測的情況,不一定是事實。 21、BA 22、D 23、CB 24、燕子是一種勤勞、聰明、善飛的益鳥。 25、善飛;繁殖力強;勤勞(或“善捕蟲”);聰明(或方向性強) 26、兩只瘦小的腳難以支撐其身軀;吞食獵獲物、飲水、喂孩子吃飯 27、燕子的身軀呈流線型,兩只翅膀既窄又長,每鈔鐘可以振動20次,它們的尾巴幾乎是整個身軀長度的三分之一。 28、D 29、“它們一會兒……滑翔幾分鐘”生動具體地說明了燕子高超的飛行特技。或“甚至在……孩子們” 直觀、形象地說明了它們學會了在飛行中解決一切的本領。 30、燕子的身軀……三分之一;身軀呈流線型;兩翅窄而長;振動快;尾巴長 31、列數字、打比方;主要(主);次要(次) 32、不能。燕子只是鳥類中最善于飛行的一種鳥,去掉”之一“,燕子就變成鳥類中唯一最善于飛翔的了,這與實際情況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