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測試卷
(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C )(2分)
A.紅綾(línɡ) 悵然(chànɡ) 蜷伏(quán) 叮囑(zhǔ)
B.虐待(nüè) 凝望(nínɡ) 豐腴(yú) 倏地(shū)
C.感喟(kuì) 戟張(jǐ) 干癟(bǐ) 戰栗(lì)
D.魁梧(kuí) 嗔怪(chēn) 懲戒(jiè) 充沛(pèi)
2.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A )(2分)
A.污澀 慫恿 懶惰 乞丐 詛罵 畏罪潛逃
B.瞵視 安祥 鳥喙 班斕 鳶鷹 據為已有
C.跼蹐 襤褸 佇立 迷罔 料悄 神彩奕奕
D.鴟梟 蹣跚 麝香 窗靈 笨拙 狼奔豕突
3.下列加點成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B )(2分)
A.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
B.王寧數學成績一向很好,這次考試竟然只得了九十多分,真是怪誕不經。
C.他這次發言和上次比較,內容大相徑庭。
D.他對每一個問題都認真思考,從不人云亦云,隨聲附和。
4.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A )(2分)
A.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我認識到要關愛動物,善待生命。
B.家里的人都忙亂地在尋找,但終于不見。
C.等我說過一個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為什么艾頓堡的居民都把我當瘋子了。
D.我討厭它身上那條鏈子的聲音和它柔軟光滑的肋部周圍那一圈被磨損的皮毛。
5.下列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的一項是( D )(2分)
A.它兩只手交叉,久久地,全神貫注地坐在窗臺上。
B.它發瘋似的搖晃它,咬住它,仿佛要看看這樹枝是不是活的。
C.還不是可可嗎?它的翅膀穩定地動著,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長途飛行?
D.“他在脖子上掛個鈴鐺,嘴里發出哞哞的叫聲,小牛就以為他是母牛。”布什的詩句正是這種情況的最佳寫照。
6.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D )(2分)
A.《貓》——鄭振鐸——現代作家、文學史家——《文學大綱》
B.《動物笑讀》——康拉德·勞倫茲——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狗的家世》
C.《鳥》——梁實秋——作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雅舍小品》
D.《狼》——蒲松齡——明代文學家——《聊齋志異》
7.口語交際。(3分)
學校準備組織學生到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參觀,以便進一步了解丹頂鶴的有關知識,增強愛鳥護鳥意識,你前去與保護區孫主任聯系,打算對他說些什么?
示例:孫主任,您好!我是中學的學生,我們近期準備來這兒參觀,到時候想請您做一場“愛鳥護鳥”的知識講座,您看可以嗎?
8.讀下面一則材料,仔細思考,把你的發現寫下來。(3分)
有位動物學家在對生活在非洲奧蘭沿河兩岸的動物進行考察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生活在河東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樣,東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鐘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對這些差別,動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除了東岸有狼群活動以外,其他的生活環境和食物都相同。在這位動物學家的倡議下,動物保護協會做了一個實驗,在河東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對岸,結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東岸的只剩下了3只,動物學家發現,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
示例: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生活著狼群,它們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種“競爭氣氛”中,反而越來越強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為它們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
9.用一句話概括從下面材料中得到的啟迪。(2分)
貓頭鷹的樣子不招人喜歡,叫聲凄厲,被人視作“不祥鳥”,然而它是益鳥;蝴蝶艷麗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歡,然而,它是害蟲。
這則材料給我們的啟迪是:不能以貌取人。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16分)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0.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B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2分)
(1)恐前后受其敵(敵對,這里是攻擊的意思。)
(2)屠自后斷其股(大腿)
12.解釋一詞多義。(3分)
13.翻譯下面句子。(2分)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骨頭已經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14.在與狼的較量中,“屠戶”的心理和行動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分)
開始屠戶很害怕,存有僥幸心理,給狼扔了兩塊骨頭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趕;后來屠戶鎮定下來,丟掉幻想準備抵抗,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戶堅定決心,勇敢斗爭,跳起來,連砍幾刀殺死了一只狼,又砍斷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殺死了它。
15.概括狼的形象,并說說這則故事諷喻了什么?(4分)
狼的形象:貪婪、狡詐、兇狠;這則故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是要失敗的。(或者認為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_(意同即可)
(二)(16分)
海子爺與老雪狼(2016,成都)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澤,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著一座地窖子,里邊住著海子爺。
②可以這么說,天海子周邊百里就剩海子爺這么一位兩條腿的活物了。當初大遷徙,兒孫們跪著求他,一塊兒走了吧。海子爺晃腦袋說,不。兒子說,這兒已沒法活人了。海子爺說,我有法活,開春兒我就往海子邊兒撒草籽兒插樹條子。兒子沒轍,留足過冬食物抹著淚一步三回頭地走了。可沒有熬到過年,一場沙塵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漢便挨著天海子挖了一個地窖子穴居起來,就如一只老狼苦守著這片被棄的土地。
③天海子邊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著沙蓬子。海子爺每天從那經過都要吹吹口哨。那叢沙蓬子下便有了動靜,若有若無的兩點綠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閃動。海子爺的嘴角呈現出微笑,心說:老伙計,還活著,活著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爺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魚鉤魚線。等著魚兒咬鉤。今天的頭條魚,半個時辰之后才上鉤。海子爺從鉤上取下那條魚往身側土筐里扔,習慣地回頭望了望,想到不遠處蹲著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當扔頭條魚時,他都會這樣。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當他把頭條魚扔進身側土筐里,轉瞬,魚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來歪歪扭扭,海子爺很快就追上了。他驚詫了: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對頭”——當年被人們圍剿后逃脫的那只母狼。海子爺還清晰地記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圍剿到天海子邊,公狼為保護它而掉進天海子的那一剎那,它慘烈的嚎叫。想到這,海子爺盯視片刻,揮揮手說,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長尾沖海子爺搖了搖,咬著魚蹣跚而去。海子爺一直目送著它回到天海子邊沙崖下的那個洞穴,他終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著天海子的傳說。
⑥想到這些,海子爺便心生感嘆。在冰天雪地的海子邊,也只有他偏不肯逃離這片故土,還守在這里了。這些年,他們仿佛就成了一對彼此熟悉的伴兒守在這片荒漠。
⑦海子爺每天釣完魚,路過老雪狼的巖洞,總要從筐里揀出一條魚,扔過去。老雪狼待他走遠,便從那叢沙蓬子后走出來,找到那條魚,沖著海子爺的背影嗚嗚嚎兩聲,便轉回穴內。 今天也不例外。
⑧當日夜里,北風刮得緊。天海子邊傳來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來,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爺依舊吹起口哨,似有似無的綠點過了好久才出現,他松下心來。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鑿了兩個冰窟把魚線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魚就是不咬鉤,海子爺凍得坐不住了,準備收線回家。突然,魚線哧溜溜往水里竄,海子爺大喊一聲 “好大的魚!”他拼命拽住線不松手。大魚拼命地往水下逃竄。他猛地一個趔趄,便被那根魚線倒拽進了冰窟里。海子爺從水下掙扎著冒出頭,攀住冰窟邊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開始變得僵直、麻木,海子爺有些無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緊緊地拽住了,抬頭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時,老雪狼一雙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強的綠光,低著頭,弓著腰身,撅著屁股,拼命拽拉漸漸下沉的海子爺。
⑩“謝謝你,老伙計!”海子爺凍紫的嘴巴張了張。
⑪唿兒——唿兒。老雪狼的喉嚨里滾動有聲,顯然催促著海子爺趕緊使勁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經不太聽使喚。老雪狼惱怒起來。嗚嗚 低吼著,咆哮著,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個姿勢,低著頭,弓著腰身,撅著屁股,拼命拽拉漸漸下沉的海子爺。慢慢地,它的身體變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爺的袖子就沒有松開過。姿勢也沒有改變過。漸漸地,它的身軀連著海子爺一起被凍硬凍僵,紋絲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