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結合語境理解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2.學習運用景物描寫、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重點)
3.聯系自身生活體驗,感悟文中蘊涵的人生哲理。(難點)
一、 基礎知識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訓誡( ) 啜泣( ) 頭暈目眩( ) 迂回( ) 瘦骨嶙峋( )
2.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1)我因為看到前途的遙遠可怕 (A.以致 B.以至)灰心喪氣。
(2)我終于爬到他們那里, (A.心驚肉跳 B.草木皆兵)地蹲在石架上。
(3)他們左折右轉地爬上了崖頂,向下_______(A.注視B.凝視)著我。
(4)暮色開始 (A.四合 B.閉合)。
3.給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組詞。
暈( )( ) 翼( )( ) 啜( )( ) 眩( )( )
葷( )( ) 冀( )( ) 輟( )( ) 弦( )( )
4.根據下列的解釋,在括號里填寫出自本課的成語或短語。
① 形容人十分瘦。 ( )
② 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 )
③ 因遭遇困難、失敗等意志消沉,精神不振作。 ( )
④ 頭腦發昏,眼睛昏花。 ( )
二、 課內鞏固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① 暮色蒼茫,天上出現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這時,樹林里有一道手電光照來照去。我聽到了杰利和我父親的聲音!父親的手點光照著我。“下來吧,孩子,”他帶著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了。”
② “我不下去!”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③ “聽我說吧,”我父親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路。”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著我電筒的光照著的地方,你能看見石架下面那塊巖石嗎?
④ 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巖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
⑤ 這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到,“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里有另一個落腳點。”我又照著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
⑥ 我每次只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后,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巖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后,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1. 把 ① ② ③ 段標點符號填寫完整。
2. 用波浪線劃出自然環境描寫的句子,并說說其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
3. 父親眼看孩子在懸崖石架上下不來,明知一不小心就會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孩子,是不是他不愛自己的孩子?
4. 設想:假如“我”的父親見我遇到危險,馬上親自去救小孩,結果會怎樣?(開放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5. 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杰利哪些地方做得對,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6. 請從文段中找出“我”由恐懼到成功爬下懸崖前后不同的心理變化過程的詞語,體會其在敘述中的作用。
三、課外拓展
會飛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媽媽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開著一叢叢火紅的杜鵬、鵝黃的迎春、淡紫的牽牛……我快活地拍著小手,蹦蹦跳跳采摘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兒,可媽媽卻總是輕輕地挽著我走到山坡的另一側,那里開滿著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兒怪逗人的:圓圓的腦袋,白白的茸毛,風一吹,就輕盈地飛了起來,飛呀飛,飛得老高老高的,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抓住一朵飛在空中的小白花。
媽媽說:“這是蒲公英,它從不滿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歡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
媽媽的話,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夢見自己變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廣闊的世界上空飄蕩。
不久,我上小學了,媽媽縫了個花書包給我,書包上繡著幾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還歪歪斜斜地繡著幾個字——會飛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樂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學校的山路上飛來飛去。
一個有風的黃昏,我從學校跑回家,高興地拉著媽媽來到開滿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師剛剛教的兒歌《蒲公英的種子》唱給媽媽聽,我一邊喝一邊在蒲公英叢中跳來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聲中輕輕飄上了天空。媽媽的神情有些激動,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隨著那一朵朵飄飛遠去的小白花。
從媽媽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個夢: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輕風的吹送下,飛呀飛,飛過一間間古舊的小木屋,飛過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飛進金色的陽光中……
帶著這個白色的夢,我考上了中學。那個繡著蒲公英的花書包舊了破了,有幾個深夜,媽媽把花書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來,媽媽又守著小油燈,為我做了一件藍色連衣裙,裙上繡著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著藍色的連衣裙,在學校和山村的大馬路上飛來飛去。
幾年之后,一張從遙遠的地方飛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使我那關于蒲公英的夢更真切了。臨別前的一個黃昏,風很大,媽媽和我不知不覺來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飛得比以往更高了。我驚訝地睜大了雙眼,媽媽站在離我不遠的地方,眼睛里含著淚花。暮色漸濃,我和媽媽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時,媽媽拉了拉我的手,輕輕地說:“孩子,你算是一朵會飛的蒲公英了,但你還要飛得更高一些。”
從此,我牢牢記住了媽媽的話,開始盡情地在大學的林陰小道上飛來飛去。
一年后,我把從林陰小道上飛進報紙和雜志的詩行寄給了山里的媽媽,并寫了一段話:“媽媽,從你身邊飛出的那朵嬌嫩的蒲公英,不僅學會了飛,而且還懂得怎樣才能飛得更高了。”
很快,媽媽回信了,信里夾了一幅水彩畫:一片藍色的天空下,有一座開滿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畫上題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從這幅畫里,我讀出了媽媽心中那片誠摯的向往——
藍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雙眸,癡癡地凝望著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歡快地唱著: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
這不正是每一個山里母親期待的畫面嗎?
1.根據注音寫出漢字。
① 輕_____(yíng) ② 嬌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寫“火紅的杜鵑、鵝黃的迎春、淡紫的牽牛……”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體現蒲公英性格特點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
4.在我成長的不同時期,媽媽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有關。媽媽這樣做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文章中三次運用了“飛來飛去”這個詞語,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會飛的蒲公英”為題,有什么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個山里母親期待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