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閱讀文段,回答問題(25分)
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河水傾潑丈余,鴨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此真非常之變也。
1、本文與《山市》共同選自《聊齋志異》,作者_________,別號____________,“聊齋志異”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找出三個以上表示時間的詞語(3分)
3、根據提示,找出文章中有關語句,看看作者是如何記述這場地震的。(4 分)
地震的威力由弱到強再到弱
作者由身處屋內到屋外
作者的耳聞、目睹以及心理
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后來聽到的消息
4、比較《地震》與《山市》,我們會發現,兩文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寫作順序,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氣來描寫事物的變化,這樣可以增強文章的真實性。請從另一個方面找出兩文的不同點。(至少兩個)(4分)
5、能夠記錄自然這本大書的不只是文字,還有化石,從化石中我們可以窺見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能舉例說明化石所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么樣的世界嗎?(3分)
6、花開花落、春去秋來,都是自然現象,晏殊的《浣溪沙》是一首傷春感時之作,請你默寫這首詩。(4分)
7、“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
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這節課選自課文《 》,請寫出后文中與這一部分相照應的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三、寫作(40分)
我們在“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的兒歌中成長,我們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歌中成熟,我們在“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詞中思索。月亮能帶給人類無限的暇想……
現在就請你以“未來的月球”為主題,展開想像,設想一下將來的月球……
要求:1、題目自擬,體裁不限。
2、想像要合理豐富。
初一上冊第四單元(主觀性題目的答案,意思對即可,鼓勵有創新性的答案)
一、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2、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3、寫鬼寫妖高人一等。4、略。5、(1)關羽(2)、徐庶(元直)
二、(一)1、A 2、A 3、D 4、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5、略
(二)1、色彩、形狀 2、七種不同顏色的光 3、七種不同顏色的光通過三棱鏡時,由于波長、折射角不同,顯示了各自的本色。4、B 5、略6、A
(三)1、略 2、略 3、略 4、時間 5、略 6、略 7、略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