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課《化石吟》答案:
1.復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 林木蔥蘢、幽雅。2.因為人們可以從化石中發現許多信息。3.指代“事件的推移和生命的進化”;相應的句子為“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的向近代迸發”。4.人們可以從化石所表露的信息中探索歷史發展的秘密,讓人們去探究。5.構成反復的關系,強調化石為我們提供的信息。6.詩歌將化石擬人化,講述了人類與自然的變化歷程。
第十七課《看云識天氣》答案:
(一)1.天上的云,姿態萬千,變化無常。2.打比方;說明了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3.形態、特征。4.總-分-總。5.看云可以識天氣。(二)1.D 2.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 3.第⑽句: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 4.說明、描寫;分類別、打比方 5.B 6.云的形態;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 7.第五句;第九句 8.這兩個詞在句中都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和“經常”是這樣,排除了特殊情況,表達得很嚴密。(三)1.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云彩,推測天氣的情況。(云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 2.暈、華、虹、霞 3.B 4.“暈”是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里層紅色,外層紫色。 5.“華”是比暈小的彩色光環。里紫外紅。 6.日暈和月暈出現在卷層云上,是大風雨的征兆。 7.華環由小變大,天氣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為陰雨。 8.虹在東方,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 9.出現朝霞,表明陰雨天氣就要到來,出現晚霞,表明最近幾天里天氣晴朗。 10略。(四)1、總分 概括上文 提示下文。 2、(1)介紹了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共同點:都很美,是天氣晴朗的象征。 (2)介紹了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共同點: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3、略。
第十八課《綠色蟈蟈》答案:
1.《昆蟲的故事》 法布爾 法 昆蟲學 2.⑴自言自語的小聲說話,形容聲音細小。 ⑵嗓子干澀發不出聲音或發音低而不清楚。 3.介紹蟈蟈的歌聲 4.如:“……蟈蟈在竊竊自語” “……這便是蟈蟈的歌聲和樂段……” “綠色的蟈蟈啊,如果你拉的琴聲再響一點,那你就是比蟬更勝一籌的歌手了。” 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準確形象地描繪出蟈蟈的歌聲時而尖銳急促,時而柔和悠揚的特征。使文章自然親切,增強可讀性。 5.⑴“竊竊自語”“像是滑輪的響聲”“又像是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喑啞”“尖銳”“短促”“清脆”“柔和”(能寫出四個即可) ⑵喜愛、贊美之情。
第十九課《月亮上的足跡》答案:
(一)1.呼 減速 平穩2.(1)天快亮的時候。(2)內心向往已久。3.時間地面指揮中心發出登月指令,兩名宇航員換乘登月艙執行登月計劃,登月艙平穩降落月面、登月成功。4.略 5.這兩個數字特別重要,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6.略。(二)1.樹 舒 2.A指阿姆斯特朗;B指奧爾德林 3.他們共做了九件事:(1)檢查了登月器的著陸情況;(2)采集了月壤和月巖的樣品;(3)立紀念碑;(4)安裝攝像機;(5)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6)安裝測距激光儀;(7)安裝測定月震的月震儀;(8)插美國國旗;(9)與總統通電話。4.B。
第二十課《山市》答案:
1、《聊齋志異》 蒲松齡 聊齋先生 清 山市蜃樓 無何 未幾 既而 逾時(略)2、mīng mng yun chn y gn shū pn 3、經常 青天、天空 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匆匆 同“無” 高 連綿不斷 有的人 靠著 同“才” 突然 于是 店鋪 廣大 隱隱約約 4、D 5、看見幾十座宮殿,青綠色的屋頂,高高的屋脊好像要飛起來的樣子;城中有像樓一樣的、像廳堂一樣的、像街巷一樣的,景象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樓上的人來來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倚靠著、有的人站立著,形狀各不一樣;突然間變得像拳頭、像豆粒,于是什么都看不見了。6、D 7、時間 “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始悟為山市。” “未幾,高垣睥睨,……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風定天清,……不一狀。” “逾時,樓漸低……遂不可見。” 8、無何 未幾 既而 逾時9.前者孤塔聳立,少頃換一幅圖景,這時蜃景的物象是逐步增加的;后者五座樓的情景,逐漸變化,依次消失,這時蜃景的物象是逐步減小的。10.作者在他那個時代,還不會理解海市蜃樓是一種光線折射形成的現象,所以在文中將此幻象稱為“鬼市”是可以理解的。(允許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