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遠離喧囂去傾聽,去沉思吧。當被捉住的蟬還在掙扎的時候,梧桐樹梢上節目還在進行著,但合唱隊已經換了人。現在輪到夜晚的藝術家上場了。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弱肉強食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響聲,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在這喑啞而連續不斷的低音中,時不時發出一陣非常尖銳而急促、近乎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這便是蟈蟈的歌聲和樂段,其余的則是伴唱。盡管歌聲的低音得到了加強,這個音樂會不管怎么說還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雖然在我的耳邊,就有十來個蟈蟈在演唱,可它們的聲音不強,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這微弱的聲音。然而當四野蛙聲和其他蟲鳴暫時沉寂時,我所能聽到的一點點歌聲則是非常柔和的,與夜色蒼茫中的靜謐氣氛再適合不過了。綠色的蟈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響亮一點兒,那你就是比蟬更勝一籌的歌手了。在我國北方,人們卻讓蟬篡奪了你的名聲!
1.語段選自 ,作者 , 國 家。
2.結合具體語境,解釋下列詞語。
(1)竊竊自語 。
(2)喑啞 。
3.概括此段內容。
4.從文中至少找出兩句擬人的句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5.此段中作者用那些詞語描寫蟈蟈的聲音的?這些描寫流露出作者對蟈蟈的什么感情?
第十九課 月亮上的足跡
(一)
19日晚上9點32分,地面指揮中心發來呼 (喊、救、叫)。三個人急忙起身。這一天,他們應該按計劃登上月球。飛船開始作 (均速、減速、加速)飛行,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個宇航員緊張地工作著,他們手握操縱桿,以防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就用手工操縱。還好,計算機發著正常的指令,飛船減慢到一定速度時,就自動作了;鸬闹噶。7月20日上午7點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換乘登月艙,并與地面指揮中心通了話。不久,登月艙和飛船脫離,飛船繼續繞月軌道上飛行,登月艙則開始降落,在橢圓形軌道上緩緩下降。
7月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 (安穩、平穩、很穩)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員興奮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報告:他們已經勝利著陸。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興地祝賀他們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線上選詞填空。
2.解釋加短線的詞語。
(1)凌晨: 。
(2)神往已久: 。
3.這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 ,主要寫了登月前夕哪幾個工作程序:
4.這段文字交待了三個關鍵數字,分別標識三個關鍵的工程程序,請把兩者用連線標出。
7月29日晚上9點23分 登月艙平穩降落月面上
7月20日上午7點32分 從飛船換乘登月艙
7月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 中心發來呼叫準備登月
5.“7月21日5點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是本文中兩個精確到秒的時間數據,這是為什么?
6.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請實話實說。
(二)
一到月球表面, A 和 B 馬上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他們的任務很多,但是供給他們呼吸的氧氣卻很有限,只夠使用4個小時。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緊。他們檢查了登月器的著陸情況,發現一切正常;他們拿出鐵鍬,采集了月壤和月巖的樣品;他們從登月艙中取出一塊紀念碑,把它(樹、豎)立在月球上。紀念碑刻著地球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圖像,上面還刻著:
1969年7月,太陽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跡。我們代表全人類,來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 B 從登月艙申取出電視攝像機,安裝在月球的表面。他們又安裝了一臺太陽風測定裝置,用來檢測宇宙射線;還安裝了用來精確測定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的激光儀、安裝了測定月震的月震儀。他們又取出美國的星條旗,神色莊重地把它插在月球上。這一些工作完成后,他們(舒、抒)了一口氣,跟美國總統尼克松接通了電話,進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間的第一次通話。總統熱情地祝賀他們登月成功。
1.文中括號內選擇正確的詞語。
2.為A和B選擇正確的人物。
美國宇航員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文中A指___________,B指____________。
3.列舉出宇航員登上月球后所做的事情有哪些?
4.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 )
A.這次偉大的探險來回共經過76公里,歷時195個小時。
B.兩位宇航員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個星球的探索。
C.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對整個人類而言,是巨大的飛躍。
D.這一偉大的時刻的精確時間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這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第二十課 山市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痹S多人聽說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壯觀的幻景;“山市”蜃樓你可能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里,蒲松齡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奇異的圖畫……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
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1.《山市》選自 作者 ,字留仙,世稱“ ”, 代文學家。本文描寫了變幻莫測的 ,作者行文以“忽見、 、 忽、 、 、倏忽”等表時間性的詞語來貫穿全文,使文章層次顯得很清晰。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青冥( ) 飛甍( ) 高垣( ) 禪院( )
逾時( ) 連亙( ) 倏忽( ) 窗扉( )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然數年恒不一見( )
高插青冥,相顧驚疑( )( )
往來屑屑 ( )
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 )( )
連亙六七里 ( )
或憑或立,不一狀 ( )( )
數至八層裁如星點( )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 )
見山上人煙市肆( )
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 )
4.下列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見宮殿數十所 B、 層層指數
然數年恒不一見 數至入層
C、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 D、或憑或立不以狀
又聞有早行者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
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6.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按音節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
A.然數年恒/不一見。
B.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D.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
7.請用課文原句填空。
《山市》是以 為順序,描繪了變幻莫測的山市蜃景,條理清晰,語言簡潔,請填寫出山市變化的幾個階段:(也可以用自己的話復述)
“山市”的形成階段:
“山市”的發展階段:
“山市”的高潮階段:
“山市”的消失階段:
8.找出文中表現時間的詞語。
9.文中描述的蜃景若以“風起”為界,前后的蜃景變化各有怎樣的特點?
10.文中將“山市”稱為“鬼市”,對此,你怎樣認識?
11.本文用精練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山市的生成和消失的全過程,極富有想象力。請在研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次開啟你智慧的大門,展開你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孤塔的低部在什么地方?周圍有哪些事物?城上有樓嗎?城中街道怎樣?危樓上有多少人?都在干什么?……
根據上述提示,以課文的描寫為基礎,展開合理的想想,用白話文擴寫山市變化的任何一個階段。(只選一個)字數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