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學習疊詞運用,細膩逼真的情態描寫,積累優美語句,
2. 能力:培養朗讀能力,要讀出語氣,節奏,情感;學習多角度理解課文的內涵,培養多向思維的習慣。
3. 情感:通過對本文美的語言,美的意境的品味,體悟文章主題,獲得美的熏陶和享受,讓“愛”的清泉流淌心中。
4. 方法:自主閱讀,圈點批注;合作探討,聽說結合。
【重點難點】
1. 課文美的意境的品悟。
2. 多角度理解課文主題。
【教具課件準備】計算機、投影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課前老師讓同學們預習了課文,請大家用簡要的幾句話說說,這篇童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盲孩子在他的影子和螢火蟲的幫助下,看見了世界,看見了光明;影子同時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孩子。
當一個盲孩靜靜地坐在一個角落傾聽伙伴們的嬉笑聲時,傾聽蟲鳴鳥叫時,甚至傾聽落葉飛舞的聲音時,你可曾知道他心里正想些什么,最需要些什么?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作家金波去感受一下一個盲孩的心情。(板書:《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課件展示)
二、整體感知課文
先由老師來朗讀課文,大家邊仔細聽邊思考:
1.盲孩子得到了來自周圍哪些事物的關愛?
影子、燈、螢火蟲、太陽、月亮等…
2.盲孩子在恢復視力前后,作者的寫作角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從聽覺轉換到視覺,著重寫色彩。
3.用簡要的幾句話概括本文的情節發展過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給盲孩子帶來快樂,帶來溫暖→影子、螢火蟲、太陽、月亮的愛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4.故事中盲孩子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書上用橫線標出有關語句。
——“他的日子過的很寂寞”
——“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樂。”
——“盲孩子很受感動。他覺得影子的話帶給他友情、帶給他溫暖”
——“‘啊,我看見它了,螢火蟲,小小的螢火蟲!它像一盞小小的燈。’盲孩子幾乎是在大聲喊叫著,他從來沒這樣快樂過。”
——“盲孩子望 著他的影子驚喜地叫起來:‘啊!我的影子,是你嗎?我好象看見你了,真的,我看見你了!’”
——他看見了周圍的一切!他用驚奇的目光張望著這陌生而美麗的世界。
寂寞、快樂、感動、溫暖、高興、驚喜、驚奇
5..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發生了變化? 愛與被愛
因為盲孩子受到了“影子”“螢火蟲”以及太陽、月亮的關愛、幫助才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是愛改變了盲孩子。
三、再讀課文(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一人讀敘述語言,一人讀“盲孩子”的話,一人讀“影子”的話,齊讀眾多螢火蟲的話。
故事中出現了三個主要人物:盲孩子、影子和螢火蟲。你最喜歡哪一個?請說明理由。
盲孩子__珍惜友誼、堅強勇敢、熱愛生活
影子——善良純潔、忠誠守信、不畏挫折
螢火蟲—心地善良、助人為樂
四、主題探討:課后練習一
1.對于像盲孩子一樣孤單弱小的人,我們應當關愛他們,他們才會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2.在盲孩子獲得光明的同時,“影子”也獲得生命,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孩子,這說明,給別人帶來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總結:我們應熱愛生活;人生中應執著追求;大家都伸出熱情的手,人人現出一點愛;快樂源于自己。
3用一句話評價這篇文章
“這是一曲愛的贊歌”
“這是一幅充滿愛意的畫圖”
“這是一個新世界最美的童話”
“這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虛幻的,也是美麗的”
“愛的呼喚”
五、拓展延伸
你是否曾經是一個“盲孩子”?是否曾經有“影子”和“螢火蟲”幫助過你?
如果你是一個“盲孩子”,永遠不要放棄對光明的追求!
如果能做“影子”和“螢火蟲”,永遠不要吝嗇你的愛心和光芒!
六、課堂小結
這是一篇美麗的童話,它塑造了盲孩子的形象,營造了純真友好的氛圍,具有詩情畫意。在感受作品意境美、語言美、立意美的同時,體會文章“愛”的主題的同時,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幫助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讓愛充滿人間!讓這種美在我們心中永駐!
七、教師贈言及愛心寄語
八、布置作業
從現在開始進行“愛心”大行動,幫助自己身邊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