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常考知識點:
吳承恩,明代小說家。
主要內容: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等三大部分組成。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癡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最后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縮的金箍棒,能夠72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公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煉了49天,反到煉出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后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本是仙屆的天蓬元帥,因醉酒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長成一副長嘴大耳、呆頭呆腦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懶做,見識短淺,一遇困難就嚷著要散伙,愛占小便宜,耍小聰明,貪戀女色,常因此出丑,成為惹人發笑的喜劇形象。另一方面,他也還不失忠勇和善良。在與妖魔斗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斗,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而而且他能知錯就改,還算淳樸憨厚,自有可愛之處。最后被封為“凈壇使者”。
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后被封為“金身羅漢”。
事件:1、孫悟空大鬧天宮;2、三打白骨精;3、車遲國斗法;4、女兒國遇難;5、真假美猴王;6、智取紅孩兒;7、三調芭蕉扇等。
1、 孫悟空向東海龍王借得定海之寶如意金箍棒,卻被龍王告狀,騙到天庭當弼馬溫。悟空知道受騙,回花果山稱“齊天大圣”。李天王率領天兵天將捉拿悟空,被悟空打敗,逃回天庭。
2、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內,住著一個兇殘、狡猾,善于偽裝的千年尸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后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和朝山進香的老嫗,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老丈又被孫悟空識空。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3、車遲國斗法:
一、云臺顯圣:唐僧和鹿力大仙在高臺上坐禪,羊力變臭蟲擾亂唐僧注意力,悟空變“蜈蚣”叮鹿力,唐僧勝。
二、隔板猜物:唐僧和羊力競猜柜中物,先后為宮衣(一口鐘),仙桃(桃核),道童(和尚),唐僧勝。
三、與虎力比求雨:悟空與各仙約定好信號,唐僧求雨成功。
四、砍下頭顱還能長上:悟空與虎力比砍頭,悟空先,虎力差土地害悟空未成;虎力砍頭時悟空變一狼狗銜頭而走,虎力現原形死亡。
五、開膛剖肚:悟空與鹿力比剖腹,變一鷹叼走它的內臟,鹿力死亡。
六、滾油鍋:找來北海龍王破羊力的“冷龍”,羊力死亡。
4、書中第五十四回就描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時路過一個“西梁女國”,在這個王國里沒有男人,繁衍后代都是靠喝湖中的水而受孕。
5、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在擊敗了有意挑釁的六耳獼猴后,六耳獼猴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加之他想獨往西天取經,贏得名聲,身成正果。于是,他三番五次地假扮成孫悟空,以假亂真,迷惑了唐僧。六耳獼猴有意在唐僧面前殺傷小盜,讓唐僧誤以為是悟空所為,把他逐出禪門,自己就可以亂中取利,趁機搶走通關牒文。唐僧果然中計,在大念了一通緊箍咒后,要將悟空趕走。孫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觀音菩薩。但六耳獼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領,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孫悟空掀起了一場場惡斗,兩個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領和渾身的解數,一直打上了凌霄寶殿,玉皇大帝令他們二人停止,但六耳獼猴竟然不服從玉帝的命令,鬧得玉帝也無可奈何。真假美猴王一直廝打到靈山,要讓如來佛辨個真偽,說出是非。在佛法無邊的如來面前,六耳獼猴最終鬧了個原形畢露,自食惡果。唐僧師徒四人在戰勝了六耳獼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經的漫漫長路。
6、《西游記》中紅孩兒:號圣嬰大王,住在號山枯松澗火云洞。紅孩兒是他的乳名.他使用一桿八丈火尖槍,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練三百年,練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噴煙,十分了得,經常與人赤腳打斗。紅孩兒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用狂風卷走唐僧,用計騙擒八戒。孫悟空戰之不勝,去落伽山請來觀音菩薩,又讓護法惠岸木叉借來李天王的天罡刀,收服了紅孩兒,讓他做了觀音菩薩的善財童子,最終成了正果。
7、前方火焰山擋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剎女借扇,羅剎女因其子紅孩兒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萬里外的靈吉菩薩處。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被扇不動;接著變成蟲子入洞,飛到茶水中,被羅剎女飲下肚,在腹內翻騰。羅剎女只得將扇借給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悟空到積雷山找到入贅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請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騎金睛獸,變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騙得真扇,依羅剎女所教之法將扇變大。卻不會變小。牛魔王失金睛獸,忙趕回芭蕉洞。
牛魔王變成八戒,接過定扇,現出三相與悟空相斗。在眾護法神將幫助下,牛魔王敗走。諸金諸剛與天兵天將,將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羅剎女交出的寶扇扇息山火,師徒翻越火焰山。
1、《西游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七十二變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如意金箍棒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組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觀世音菩薩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孫行者。
2、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孫悟空;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是豬悟能;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僧。
3、《西游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大鬧天宮。
5、填人名,補足歇后語。
(1)(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2)(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3)(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6、有人對《西游記》道:“陽光燦爛豬八戒,百變猴頭孫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彌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斗魔顯真功。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7、《西游記》中“大鬧五莊觀、推倒人參果樹”的是孫悟空。
相應練習:
1、《西游記》中,師徒一行經過千難萬險,終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來佛封為___________、孫悟空被封為_________ 、豬八戒封為____________、沙僧封為____________和白龍馬封為____________ 。
2、《西游記》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寫________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寫_________的來歷、魏征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13回-----100回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對《西游記》道:“陽光燦爛_________,百變猴頭_________,憨厚老成_________,阿彌陀佛是_________。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斗魔顯真功。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4、列舉《西游記》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5、“東勝神州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華,遂有靈通之意。內遇仙胎,一日迸裂,……”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本書中你最喜歡的一個情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豬八戒照鏡子——( )
7、歐洲見聞錄( )(打四大名著書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