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國最大的書法藝術寶庫,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從漢魏至明清歷代的碑石、墓志,共兩千三百多塊。碑文出自各個朝代書法名家之手,真稱得上是名碑薈萃了。
被人稱為“書圣”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博采眾長,創立了一種瀟灑清秀的書體。這種新書體很快在南方流傳。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認為是全國的正宗,在當時有很大影響。
唐初的書法家,首推歐陽詢。他的字“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自成一家,人稱“歐體”。歐陽詢學書十分刻苦。相傳有一次,他外出看到西晉書法家索靖書寫的碑石。初看印象不深;后來他又去看,才覺出妙處。于是,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仔細觀摹學習。歐陽詢晚年的字筆力更加剛勁。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誕碑》就是他的作品。
盛唐時期的顏真卿,被后世稱為繼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書法革新家,他年輕時考中科舉。為了學書,他兩次辭官不就,跑到洛陽,向大書法家張旭學習。張旭見他有志學書,就把不肯輕易告人的作書方法傳授給他。在張旭的指導下,他刻苦學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人稱“顏體”。顏體的楷書端正雄偉,行書遒勁郁勃。顏真卿用筆勻而藏鋒,內剛勁而外溫潤,字的屈折處圓而有力。碑林中的《顏勤禮碑》就是他的作品。
顏真卿之后,有較大影響的書法家是柳公權。他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最好,就吸取了顏、歐之長,自成一體。他的字骨力遒勁,結構嚴謹。世人有“顏筋柳骨”的說法。碑林中的《玄秘塔碑》就是他的代表作。
碑林中的書法美不勝收,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藝術大師們留下的杰作,至今還閃爍著耀眼的光彩。
教材分析:
課文先簡介了西安碑林,說明它是“我國最大的書法藝術寶庫”,稱這里是“名碑薈萃”的地方。然后以歷史朝代為序,分別介紹了東晉的王羲之、唐初的歐陽詢、盛唐的顏真卿、顏真卿之后的柳公權等書法大家的事跡及其書法的主要特點。最后概括說明碑林中的書法在我國藝術寶庫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