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導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難點:認識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科學精神。
導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導學過程:
預習學案
我會讀: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
我知道:我知道這篇課文只要寫了一件
的事。“我”最好的老師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用文中的哪句話可以概括?
。
我不懂:預習課文過程中,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和同學交流。
。
導學案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你們的眼中,什么樣的老師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老師?
(認真負責,知識面廣,嚴格要求,關心學生……)
2.揭示課題:看來,每個人心目中最好的老師都不一樣,這是一個沒有評價標準的評判,的確也是如此,有一位懷特森先生,在他的學生看來也是一位最好的老師。
今天這節課,咱們跟著作者走進他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板書)
二、小組內檢查預習學案。
三、精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懷特森老師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2)懷特森老師有個性,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除了給我們帶來驚訝,帶來不可思議之外,對學生會有什么好處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相關的句子,做好批注。
(3)古今中外,善于發現問題并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1.自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四、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閱讀《嗅蘋果》,讀后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后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著,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后,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臺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于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
你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一刻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堂檢測
一、 我能用喜歡的符號畫出加點的字的正確讀音。
真偽(wěi wèi) 受益(yí yì) 存在(cún chún)
適應(shí shì) 似乎(sì shì) 糊弄(hú hù)
二、 我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舉動 ( )的信息 ( )的教訓
( )的道理 ( )的名字 ( )的方法
三、 我會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入括號內。
教訓 教育 教誨
1.那節科學課給了我一種終身受益的( )。
2.媽媽經常( )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3.王老師的( )將永遠伴隨著我的人生之路。
公開 公正 公平
1.我每一道題都根據課堂筆記回答的,卻得了零分,這太不( )了。
2.小明做錯了事,但劉老師沒有( )批評他,而是單獨找他談話。
3.李法官為人( ),得到了群眾的贊揚。
主題學習叢書閱讀
閱讀主題學習叢書《最美的花朵》中的<藤野先生>一文,說說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他給魯迅先生什么樣的啟發?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為什么?
課后拓展
回憶教過自己的老師,哪位最令你難忘?是他的循循善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是他父母般的愛心?……課后請你自擬題目,也寫寫自己最崇敬的老師。
板書設計:
21* 我最好的老師
懷特森先生
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
敢于質疑,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