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們學過他的《和時間賽跑》。文章借樹的生長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的重要意義。
2.樹的生長“不確定”指老天下雨,種樹人澆水沒規律。人生活的“不確定”指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坎坷、曲折、磨難。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長成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樹似人,人如樹,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3.表達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4.熟讀第4、12、13、14、15自然段。
5.句子的理解:
(1)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不確定,時多時少。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這里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壯成長。如種樹人所愿,現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第四課 頂碗少年
《頂碗少年》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蘊含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第五課 手指
《手指》描寫了五根手指的姿態和“性格”,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回顧. 拓展一》
1、日積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師說》
(說明了人人都有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
(說明做事情應一氣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墨子》
(說明了任何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傳習錄》
(說明澆樹澆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文心雕龍》
(說明了多實踐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2、邯鄲學步——比喻一味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掉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