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頂碗少年》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疚、胛、頹”3個會認字。
2.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3.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激情。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對頂碗少年的動作、神態的描寫,了解少年是怎樣從失敗到獲得成功的。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耐人尋味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自讀自悟、討論交流。
教學準備
1、課前選讀這里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課文最后一段的課件。
3、準備自學思考題。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疚、胛、頹”3個會認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按文章不同內容分段并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疚、胛、頹”3個會認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按文章不同內容分段并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教學方法
討論法、自讀自悟法。
教學準備
1、課前選讀這里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課文最后一段的課件。
3、準備自學思考題。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這是作者趙麗宏回憶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一個表演雜技的頂碗少年那一夜的表演,為什么會使他常常想起?今天我們一起來閱讀《頂碗少年》這篇課文,就會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自由讀課文
根據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
2.檢查詞語理解情況
優雅驚羨頹喪迷惘座無虛席不知所措
(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事?分了幾部分進行描寫的?
第一部分:(1—5)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于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
第二部分:(6—7)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2)自由讀第一部分
思考:頂碗少年失敗了幾次,失敗后他是這樣做的?最后怎樣了?(小組討論學習)
(3)集體學習
畫出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后的情景,又是誰給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4、頂碗少年
第一部分:(1—5)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于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
第二部分:(6—7)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對頂碗少年的動作、神態的描寫,了解少年是怎樣從失敗到獲得成功的。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耐人尋味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自讀自悟、討論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回憶課文內容,課文可以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學習第一部分
1.頂碗少年是怎樣不怕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做?
默讀,并批畫,找出頂碗少年三次頂碗的動作,少年的神態變化以及場內觀眾情緒的變化的語句,加以體會。
2.結合觀眾們的表現,你能想像他當時的心理活動嗎?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這時一位老者上臺向少年說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鎮定下來,老者可能對他說了些什么呢?頂碗少年聽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出示ppt:
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后撫摸著少年的肩胛,輕輕要喊了一下,嘴里低聲說_______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4.交流討論,思考。
5.第三次表演開始了,如果你是場下觀眾,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會怎么想?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我想,他現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雜技藝術家了。”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一是:“我”認為他是一個強者,他在人生和藝術之路上不會頹喪、退卻;二是:“當我迷惘、消沉,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那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打碎的聲音變會突然在我爾畔響起”是少年在挫折與失敗面前勇于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勵“我”前進。)
2.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在讀了全文后,你對這課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樣理解,能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嗎?
出示ppt: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天——這就是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四、學習寫法
1.讀完這篇文章后,能夠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
2.“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畫下來。(4次)
3.有沒有讓你有重復的感覺呢?為什么?
(這是一種“反復”的寫法,它不是簡單的重復,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義)
4.你還能在課文中找出類似的例子嗎?
五、布置作業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4、頂碗少年
失誤——努力 失誤——努力→成功
啟迪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六年級語文下冊《頂碗少年》教案2:
學習目標: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4.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哲理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課文最后一段的課件。
課時安排:
[!--empirenews.page--]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是的,雜技是一項很復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頂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板題:頂碗少年)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字音后練習讀熟。
3.默讀課文分段,看看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每部分寫了什么內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于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第二部分:8自然段 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三、自學感悟,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1.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一摞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
四、匯報交流,朗讀體會
1.指名交流討論結果。
2.結合匯報讓學生朗讀相應的部分,朗讀第一部分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去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及觀眾的心情。
3.白發老者會對少年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4.反復讀,反復品味“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你讀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暢談感受,明確哲理
學習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總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里,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溫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的山腳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峰……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六、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課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筆墨寫白發老者,,但正是這位老者的出現,使故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給少年的僅僅是幾句話,但他給少年的也許是能啟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請你按提示改寫課文:
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那位矮小結實的白發老者,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