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文言文兩則》導學案1:
學情分析:
小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教師應樹立‘朗讀是第一位’的觀念。并對文言文如何朗讀做出具體的方法指導,要讓學生課前充分誦讀。
導學目標:
1.能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根據課后注釋聯系上下文,說出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導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導學難點:能夠突破字詞,理解語句,用自己的話說出故事內容和告訴我們的道理。
學前準備:
教師:1.布置學生了解孟子、孔子的生平資料。2.多媒體課件
學生:查找整理有關孟子、孔子的資料。
導學時間:2課時
導學流程:
第一學時
導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學弈》,背誦課文。能根據課后注釋聯系上下文,說出故事內容。
2、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導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精設提綱: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皩P闹轮尽边@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抽生說說搜集的有關孟子的資料。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抽生回答
4.引導學生說出本課的預習目標,師板書:
、耪l學下棋?⑵怎么學下棋?⑶學得結果怎么樣?⑷《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小組合作,展示交流:
1.小組交流展示本文生字,師抽查。
2、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A、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其誦讀興趣。讀后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B.小組內學生互讀,推薦代表全班朗讀。
C、朗讀競賽,各小組分別派代表全班朗讀,生生評價,師評價。
3、小組交流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學生結合注釋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小組內交流,推薦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B、各組代表全班交流,師適時引導評價。
三、品讀重點,深入體驗:
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決預習目標。
1.誰學下棋?誰是老師?——有兩個人學下棋,老師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這兩個人)怎么學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學得結果怎么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后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解答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追問:是什么原因使“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而是他們的學習態度不同——前一個專心致志,后一個三心二意。)
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四、自主評價,歸納反思: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系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五、測評鞏固,拓展延伸:
1.同桌互相講故事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第二學時
導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兩小兒辯日》,背誦課文。能根據課后注釋聯系上下文,說出故事內容。
2、能從課文中體會到要善于觀察,說話有根據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設疑預習: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兩小兒辯日
3.生介紹搜集的有關文章的資料,師適當引導。
4.師板書本課的預習目標:①他們為什么爭辯?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是什么?③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
二、小組合作,交流展示:
1、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
2、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賹φ兆⑨,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容。
②小組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壅垖W生參考注釋,用現代口語復述故事,并根據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時疏通點撥。
三、品讀重點,深入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