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這些句子的形式都是一樣的,后面都用了“叫他”這個詞。
師:你發現了這些句子的排列形式。這就是說,當句子的形式一樣時,我們可以用分號。你能給第三自然段加上標點符號嗎?
師:(大屏幕呈現:拿筆的時候 全靠他推動筆桿 遇到危險的事 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 穢物 毒物 烈物 他接觸的機會最多 刀傷 燙傷軋傷 咬傷 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
生:(到電子白板上加標點符號)
師: 標點加得很準確。看來同學們會用分號了。再看一段文字。
師:(大屏幕呈現: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師:這里用了什么標點符號?
生:逗號。
師:同樣是句式相同的排比句,為什么用的標點不同呢?
生:我發現上面一段中,用分號之前先用了逗號;而下面一段中間沒有加逗號。
師:原來在一組并列的句子中,中間用了逗號的,才能用分號。
四、方法遷移,構思作文。
師:這篇課文,用排比、擬人等修辭方法,向我們介紹了五根手指的姿態和性格,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找到了嗎?
生:(讀)人的五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師:(大屏幕呈現這一段)同學們發現了嗎?課文結尾一段,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起讀一遍,記住這個道理。
生:(齊讀)
師:生活當中,還有哪些人、物需要合作?
生:小組需要合作。
生:跑接力賽的時候,需要合作。
生:走路的時候,人的手臂和雙腿需要合作。
師:只用腿走不擺手臂,變成小木偶了。
生:(笑)
生:樂隊里面的人需要合作。
師:如果各個樂曲不合作,那可亂套了。
生:(笑)
生:鐘表里的指針需要合作。
生:人笑的時候,嘴巴和眼睛需要合作。
師:同學們看老師的臉(師:擠眉弄眼;生:笑),臉上的五官也需要合作。
師:同學們越來越關注這些小事了,生活當中處處需要合作。
師:如果讓我們寫《五官》,你覺得應該寫幾段?
生:五段。
生:不對,寫七段。還要加上開頭和結尾。
師:第一段寫什么?
生:先總寫五個器官有不同的樣子和作用。
師:(大屏幕呈現:每一個健全的人,臉上都有五官。這五官,各有不同的 ,各有不同的 , )
師:不要小看了這幾個詞語,它掌管著整個文章的內容。如果你填寫了“各有不同的樣子,各具不同的作用,下面幾段都要圍繞這兩個特點來寫。
師:結尾寫什么?
生:結尾要告訴人們團結合作的道理。
師:老師期待著閱讀同學們帶有子愷風格的大作,下課。
更多相關文章:
2.人教版新課標六年級下冊《作文上的紅雙圈》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