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下面是《懷念母親》同步練習(xí),歡迎同學(xué)們過來練習(xí),幫助自己鞏固課堂知識,拓展課外知識,提高語文水平。
一、預(yù)習(xí)達(dá)標(biāo)
1、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我能把生字寫正確美觀,”寢、朦、朧、頻、摯”等字我要多寫幾遍。
2比一比,組成詞語。
摯( ) 侵( ) 班( ) 遍( )
執(zhí)( ) 寢( ) 斑( ) 篇( )
3聯(lián)系句子,理解詞意。
l 在我讀大學(xué)一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yǎng),只活了四十多歲。
“棄養(yǎng)”是指
l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是指 ,
說明”我” 。
學(xué)法盤點:聯(lián)系句子,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是語文學(xué)習(xí)的常用方法。
2、默讀全文,想想文章圍繞題目主要寫了什么?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自我挑戰(zhàn)。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特點?
4、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疑問?
二、合作探究
通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對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呢?畫出來讀一讀,寫上自己的感受。
學(xué)法指導(dǎo):讀、畫、思、批、議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 有感情地朗讀懷念生母的句子,說說從哪些關(guān)鍵詞體會到作者的思母之情。
2、細(xì)讀懷念祖國母親的句子,體會愛國情感。聯(lián)系上下文嘗試回答問題。
(1)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不知道是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頻來入夢是什么意思?
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是什么呢?
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2)然而這凄涼卻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為什么我在想到故鄉(xiāng)、老朋友時,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呢?
從這句話,我們能感受到什么?
(3)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
3、這篇課文的中間部分都用當(dāng)年的日記來敘述,你覺得這這種寫法的好處在哪里?
4、閱讀歌曲 《我的中國心》
三、達(dá)標(biāo)訓(xùn)練
1、看拼音寫詞語。
zhēn zhì bì miǎn yǐn yòng qī liáng qiáng liè méng lóng
( )( )( )( )( )( )
sī cháo qǐ fú kě jiàn yì bān pín lái rù mèng qǐn bú ān xí
( ) ( ) ( ) ( )
2、根據(jù)下面意思,寫出意思相近的詞語。
(1)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 )
(2)沉靜到不能再沉靜。 ( )
(3)無論如何也忍受不下來了。( )
3、縮寫句子。
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四、拓展延伸
別了,我愛的中國
鄭振鐸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我倚在高高的船欄上,看著船漸漸地離岸了,船和岸之間的水面漸漸地寬了,我看著許多親友揮著帽子,揮著手,說著:”再見,再見!”我聽著鞭炮劈劈啪啪地響著,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的眼淚已經(jīng)滴在眼鏡面上,鏡面模糊了。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船慢慢地向前駛著,沿途停著好幾只灰色和白色的軍艦。不,那不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
兩岸是黃土和青草,再過去是地平線上幾座小島。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兒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
我不忍離了中國而去,更不忍在這個大時代中放棄自己應(yīng)做的工作而去。許多親愛的勇士正在用他們的血和汗建造著新的中國,正以滿腔熱情工作著,戰(zhàn)斗著。我這樣不負(fù)責(zé)任地離開中國,真是一個罪人!
然而,我終將在這大時代中工作的,我終將為中國而努力,而貢獻我的身、我的心。我離開中國,為的是求得更好的經(jīng)驗,求得更好的戰(zhàn)斗的武器。暫別了,暫別了,在各方面斗爭著的勇士們,我不久將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們當(dāng)中來!
當(dāng)我歸來的時候,我希望這些帝國主義的軍艦都不見了,代替他們的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偉大的中國艦隊。如果它們那時候還沒有退出中國海,還沒有被我們趕出去,那么,來,勇士們,我將加入你們的隊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驅(qū)逐它們,毀滅它們!
這是我的誓言!
1、”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著的中國!”在全文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2、作者為什么離開祖國?
3、他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
五、相關(guān)鏈接
賦得永久的悔
季羨林
我這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xiāng),離開母親。
我出生在魯西北一個極端貧困的村莊里。家里日子是怎樣過的,我年齡太小,說不清楚,反正吃得極壞。
我在母親身邊只呆到六歲,以后兩次奔喪回家,呆的時間也很短。現(xiàn)在我回憶起來,連母親的面影都是迷離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特別有一點,讓我難解而又易解:我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困,兒子遠(yuǎn)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從何而來呢?X|k |b | 1 . c|o |m
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jīng)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怎么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里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yuǎn)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呵!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來,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對于這個情況,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時候,自己大了幾歲,逐漸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籬下,經(jīng)濟不能獨立,空有雄心壯志,怎奈無法實現(xiàn)。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學(xué)畢業(yè),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yǎng)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xué)畢業(yè),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永遠(yuǎn)遠(yuǎn)地走了。古人說”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話正應(yīng)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熱淚盈眶。當(dāng)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
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