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同學們,下面是《采薇》練習題,歡迎大家過來做一做,幫助自己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學好語文。
一、選擇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犭嚴 狁之故( )( ) 不遑啟居( ) 我戍未定( )
王事不盬( ) 小人所腓( ) 靡使歸聘( )
2.下列四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望風披糜 憂心忡忡 即來之,則安之 世外桃園
B.糜糜之音 縱橫馳聘 彌天大謊 人才輩出
C.兵荒馬亂 戍馬倥傯 倉遑逃竄 箭拔弩張
D.尋物啟事 莫名其妙 滄桑巨變 山清水秀
3.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語氣助詞,無實義。
B.我戍未定,靡使歸聘:問候
C.行道遲遲:很晚
D.戎馬既駕,四牡業(yè)業(yè):高大的樣子
4.下列各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
A.歲亦莫止/我戍未定 B.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C.彼爾維何/彼路斯何 D.象弭魚服/小人所腓
二、填空
1、《詩經(jīng)》在先秦時不稱“經(jīng)”,而是稱(“ ”)或“詩三百”,《詩經(jīng)》本有305篇,舉其整數(shù),故稱“詩三百”。( )初成為官學,被尊為經(jīng),始稱《詩經(jīng)》,后世也有沿稱“詩三百”的。
2、《詩經(jīng)》主要收集了( )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
3、《詩經(jīng)》描述了周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風貌和情感世界,故可以說《詩經(jīng)》奠定了我國詩歌( )傳統(tǒng)。
4、《詩經(jīng)》“六義”是指( )與賦比興。
5、《采薇》是屬于《詩經(jīng)》的三個組成部分中( )部分的。
三、選擇
1.《詩經(jīng)》的作者是( )
A.貴族 B.平民 C. 各個階層人士 D. 士人
2、風雅頌是《詩經(jīng)》的三個組成部分,這主要是根據(jù)( )的不同對《詩經(jīng)》的分類。
A.作者 B.地域 C.內(nèi)容 D.音樂
3、《采薇》詩中沒有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傾向是( )
A.對周天子的憤怒 B.對戰(zhàn)爭的厭惡 C.對和平的向往 D.思鄉(xiāng)自傷之情
4、《詩經(jīng)》收錄了大致是( )時期的作品。
A、夏代 B、先秦 C、周初至春秋中葉 D、東周
5、下列幾項與《采薇》中“薇”意義完全沒有關(guān)系的一項是( )
A.時間 B.氣節(jié)情志 C.飲食 D.音樂
四、簡答
1、以你所熟悉的《詩經(jīng)》篇章說一說什么是賦比興。
2、《詩經(jīng)》是怎樣的一本書?
3、試分析《采薇》這首詩以“采薇”起興的表達效果。
4、《采薇》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哪幾方面的思想感情?
5、《小雅·采薇》詩中怎樣處理國與家關(guān)系的?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6、以《采薇》為例說一說《詩經(jīng)》的藝術(shù)特點。
五、論述
1、晉人謝玄視《采薇》末章為“詩三百”中最佳的詩章, 此章何以具有如此的藝術(shù)魅力?
2、清人王夫之以“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之語評《采薇》“楊柳依依”四句的藝術(shù)效果。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論述理由.
六、詩的最后一章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與前面各章有何不同?它在全詩中起怎樣的作用?
答:
詩的前面各章寫的都是服役時的心理活動及感情,最后一章寫的是還鄉(xiāng)途中的所思所感它在整首詩里起的作用,一是表明此前各章是退伍士卒對服役生活的追溯,二是增加了感情的濃度,三是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