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準備】
1、課前組織學生觀看電影《詹天佑》或查找詹天佑和京張鐵路的資料。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入,揭示課題
1、我們偉大的祖國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英雄兒女一身正氣,威武不屈,他們熱愛祖國,用畢生精力報效祖國。今天我們將走近深懷赤子之心的愛國人士,去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2、學習本組課文有哪些任務?
(通過學習本組課文,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進行綜合性學習。)
3、揭示課題:詹天佑(簡介詹天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課文:
⑴ 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⑵ 交流哪些字詞的讀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
⑶ 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讀好,需提醒大家注意。
2、再讀課文:
⑴ 用“讀了課文______,我知道詹天佑______。”交流讀課文后了解的內容。
⑵ 說說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事。)
3、圖文結合,簡介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南起北京豐臺,北至張家口,全長200千米。因為它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國主義的垂涎,他們千方百計阻撓中國人自己建造京張鐵路。)
三、了解背景,研讀體會
1、帝國主義國家是怎么阻撓和要挾的?請同學們自由讀2~3自然段,讀完后說說你的感受。交流時可參考以下句式:“當我讀到______時,我感到______。因為______。”
2、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⑴ “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
① 指名幾位學生交流感受:
(引導學生從“剛……就……”,“阻撓”等詞體會帝國主義的霸道、張狂。)
② 師補充:
從1895年到189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攫取了近1萬公里的鐵路修筑權。帝國主義控制的鐵路修到哪里,他們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鐵路附近,帝國主義國家競相設廠開礦,掠奪中國的資源。他們在中國投資修筑鐵路,除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外,還附有種種條件,包括控制鐵路和沿線地區,以及運輸軍隊等。
③ 感情朗讀。
⑵ “他們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筑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后還得求助于他們。”
① 指名交流感受。(帝國主義狂妄自大。)
② “要挾”是什么意思?
(利用對方的弱點,強迫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帝國主義者利用我們的什么弱點,強迫我國答應他們的要求?(帝國主義這利用我國政府腐敗、經濟落后、技術薄弱的弱點,強迫我國答應由他們修筑京張鐵路。)
⑶ 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① 指名交流,其他同學補充:
(帝國主義者看不起中國工程師,看不起所有的中國人。)
② 引導學生扣住“笑話”“輕蔑”“還沒有出世”等詞理解。
⑷ “原來,從南口以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的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完成不了的。”
① 指名交流感受。(由于環境太惡劣,修筑鐵路非常困難。)
② 出示地形地貌圖,指導感情朗讀。
3、剛才交流的內容是對當時環境的描寫,都是詹天佑修筑鐵路以前的事。能否刪去?為什么?
(不能;襯托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小結課文,激趣存疑
1、從某種意義上說,鐵路修筑權關系到民族、國家的命運!面對帝國主義的阻撓、要挾和嘲笑,面對十分惡劣的自然環境,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鐵路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