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那是“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1.段落中畫線的句子意思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話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為什么不加引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1分)
(二)多謝西風
多謝西風!
它把后院的桂花一齊吹放了,桐葉的飄零與黃花的憔悴,是詩人的形容詞。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莊嚴而純潔,以及一切蟲兒的歌唱。
我曾徘徊池邊:那池中游魚,兩兩三三,交頭接耳的過去了;戲水的白鵝,清影在波中浮耀,紅掌兒翻向青天。年輕的魚兒羞躲了;綠衣仙女似的翠鳥兒,嚶然一聲,仿佛是報道晨壯來了;白鷺有時飛到堤邊靜悄悄的站著,恰似一個披蓑的釣叟。
我曾小立斷橋:天末彩霞,倒影在池塘之中,一片紅花似火。我小立斷橋,消磨了幾度黯淡的黃昏,癡等新月的東升,驚醒了棲鴨之夢。垂柳倦了,桂花隔院送香,黃橙添蓋了顏色,青藤橫撐了纖腰,天上的星兒遙遙欲墜。
我曾漫步登樓,郭外的山光,郊外的村莊,遍野的牛羊,淺水湖中,尚有殘荷點點,不是殘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開了?樹葉青青,有如青草之爭艷,雁兒陣陣,有如夏云之飛翔,蒼煙渺渺,和著輕云裊裊,是誰在那兒噓氣如蘭?望不斷的天邊,也許有蝶兒成雙的飛舞,也許有鶯兒歌唱,燕子裁衣。
1.本文寫的是_______季的景色,用“―――”在文中畫出依據。(2分)
2.怎樣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多謝”一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景狀物,有時會通過各種感官的感受來寫,從文中第二段找不同角度描寫的句子。(3分)
(1)嗅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視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聽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對景物的描寫有動態描寫,靜態描寫,第二自然段的景物都是( )
描寫:第三自然段結句作者描寫的:“垂柳”、“桂花”、“青藤”本是( )景物,都寫成了( )態。(3分)
5.文中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請在第五自然段中找出描寫的句子,畫上“~~~”。(2分)
6.本文用的最多的修辭手法是( )。(1分)
7.請展開聯想和想象,運用恰當的修辭,將“童年”、“風箏”、“天空”擴展成一段文字,描繪一個畫面。(7分)
更多相關文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