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代表我的祖國
一九五四年,周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在日內瓦召開的一次國際性會議。
那時候,美國政府與中國人民為(wèi wéi)敵,采取孤立中國的態度。美國代表團團長杜勒斯到達以后,出于禮節,和周總理握了手,隨后拿了一塊手帕擦了又擦,才收起來。周總理看在眼里,也拿出一塊手帕,仔細擦了又擦,然后把手帕丟進身邊的廢紙簍里。在場的外交官和記者見此情景,都點頭稱頌周總理。杜勒斯卻當眾丟了臉。
杜勒斯不甘心失敗,于是又生一計。在一次各國代表團參加的宴會上,他讓人做了一只大蛋糕,中間用奶油制成一個“卐”字。這“卐”字是希特勒的反動標志。杜勒斯想看看周總理如何處(chù chǔ)理,想以此為(wèi wéi)難中國代表團。周總理邁著穩健的步子,進入宴會廳以后,一看這場面,心中全明白了。只見他鎮定自若地走到大蛋糕前,一面舉起閃亮的餐具,一面招呼大家說:“朋友們,讓我們聯合起來,消滅它!”說完,刀叉一把把落下,把一個“卐”字劃(huá huà)得破碎不堪。周圍的人嘖嘖稱贊周總理的才能。杜勒斯又一次當眾丟了臉。
周總理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受到許多國家代表團的敬重。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孤立—( ) 稱頌—( ) 鎮定自若—( ) 破碎不堪—( )
2.給文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________”畫出。
3.讀句子,聯系短文內容,寫出加點詞語的意思。
(1)周總理步入宴會廳以后,一看這場面,心中全明白了。“全明白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總理招呼大家說:“朋友們,讓我們聯合起來,消滅它!”“消滅它”的含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總理維護祖國尊嚴的精神表現在哪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前面三個自然段是什么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陸游教詩
陸游是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天,陸游的小兒子杜子聿坐在書房里讀父親的詩作。陸游拄著拐杖進來。他看見兒子高興的樣子,便問:“子聿,什么事使你這么高興?”
子聿說:“父親,我讀了您的詩作,對做詩有了新的體會——要做得好就得多讀。”
陸游搖搖頭,說:“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寫給你一首詩,還記得嗎?”
子聿點點頭背誦道:“古人學問遺無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為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捋了捋胡子,說:“你看,對于做詩的訣竅,你只體會到讀書的一面,這當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學習,身體力行,你卻忽略了。這樣是永遠寫不出好詩來的。我早年寫詩,偏重于煉字煉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雖然文辭華美,但內容缺乏血肉。所以后來我在選定詩稿時,將42歲以前寫的18000多首詩,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驚訝極了。
“不可惜。”陸游認真地解釋,“我到漢中南鄭任職后,往來于抗敵前線,聽到老百姓收復失地的呼聲,參加了閱兵飲宴、雪中刺虎的火熱斗爭生活,我的視野開闊了,寫作素材豐富了。我真正學到了李白、杜甫的寫作精神。于是,我用詩揭露賣國媚敵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復中原的呼聲,表達驅逐敵人的決心。這個時期是我生活的**,也是我做詩的**。沒有這種火熱的生活,我的詩是不會轉變的。這種生活,難道是書本上看得到的嗎?”
說著,陸游拿起筆,寫下: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子聿豁然開朗,笑道:“父親,您說得真好。我一定按您說的去做。”
1、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和句子。(2+2分)
身體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開朗:____________________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______________
2、文中劃線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這樣寫的好處是______,把它改寫為陳述句:_____________。(1+1+1分)
3、根據短文內容填空。(1+6分)
陸游是我國南宋時期偉大的_____詩人。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________。
陸游也是一位慈父,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
陸游還是一位好老師,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
4、歸納短文的主要內容,不多于20個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談談“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句詩對你的啟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相關文章:
4.六年級寒假語文練習:閱讀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