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生命的林子》說課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09  編輯:林儀 手機版

  一、說教材

  《生命的林子》是人教版語文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四篇課文都是寫人的,雖然內容不同,形式多樣。但都注意通過動作、語言、神態及周圍的環境,表達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有的課文還包含了一些人生哲理。

  《生命的林子》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記述了一個傳說,講玄奘在師父指點下,堅持在高僧濟濟的法門寺苦心潛修,終于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說明“一個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森林”。

  教學要求是:1、理解、學習生字新詞。

  2、自學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3、引導總結文中包含的道理,在競爭中成長。

  重難點:1、領會課文通過某種事物比喻說明一種道理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二、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學習中逐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體驗,通過探究、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在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加強讀的能力。因為讀是理解課文和培養閱讀能力的需要,是培養語感的需要,是識記的需要。特級教師于永正說:我提高后進生的主要方法就是一個字——讀。

  四、說教學過程

  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程序的:

  情景導入

  和學生一起談談四大名著,創設一種與課文相關的意境,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師生暢談中很自然地進入本課學習。

  2、初讀課文,了解文中詞語意思。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言文字訓練最為重要的是訓練語感。整體感知文章是我們學習課文開始必不可少的程序。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作品的意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解生字新詞的含義同時為進一步理解文章作鋪墊。

  3、再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明白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理清思路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根據文章內容設計了幾個問題。想一想,玄奘為什么準備離開法門寺,后來為什么留下,結果怎樣。談談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結合自身實際談一談。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基本上就能比較清晰地回答這些問題。

  4、學生齊讀方丈說的話,揣摩文中所包含的道理,在競爭中成長。

  這是對第三個問題有針對性的專門講解。方丈先用了對比的方法啟發玄奘,接著樹木和許許多多的生命一樣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群體,便有了比較,有了競爭。誰也不甘落后,結果是個個成材。而那些遠離群體的,由于沒有競爭,便沒有緊迫感,自由散漫,結果便難以成才。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談一談,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布置作業,練習本單元的習作重點,縮寫。

  本單元的習作重點是縮寫。學生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后,按照這三個環節寫一篇文章。既練習了習作,又熟悉了課文,能更深的理解文章內容。

  五、說板書。

  起因:應酬太繁、不如他人。

  經過:方丈以樹喻人開導玄奘。

  結果:一代名僧。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 五月丁香青草久久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99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