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從玄奘沒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門寺潛心苦修,成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個想要成才的人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方丈的妙喻,引發學生對成才的理性認識,產生深刻的啟迪。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過程:
一、簡介玄奘,引入課題
1、由學生根據自己了解的玄奘進行介紹,教師在引導中區別作為歷史人物的玄奘與文學名著《西游記》中的玄奘的不同,抓住玄奘的主要經歷和貢獻來介紹。
2、傳說玄奘的成才還和一片樹林有關,板書課題《生命的林子》,正是那片林子里的一次談話,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我們一起來讀課題。
3、說對題目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思考《生命的林子》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檢查生字詞。
⑴讀準字音
玄奘剃發酬謝偏僻薪柴秀頎棟梁
喧喧嚷嚷郁郁蔥蔥鶴立雞群晨鐘暮鼓
、谱⒁庾忠。
“玄、薪”都是前鼻音;“酬、嚷”都是翹舌音;
“剃、僻、郁、鶴”的韻母都是讀第四聲。
⑶指名讀課文。
、雀爬ㄕn文重要內容。
想一想,這一課主要寫了什么?
(玄奘因為在名滿天下的法門寺不能成名而苦惱,想離開法門寺去偏僻冷落的小寺修行。方丈以樹木成材為喻告訴他應該在社會群體中才能成才的道理。玄奘下決心潛心苦修,終于成為一代名僧。)
相機板書;
玄奘:無法成名方丈潛心苦修
決意離開以林為喻勸導點撥終成名僧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1-3自然段——理解玄奘為什么要辭行。
法門寺是一座怎樣的寺廟?玄奘當時為什么要離開法門寺?快速閱讀1-3自然段,畫出關鍵詞說說。
、倮斫饷轮懊保合慊鸲κ、晨鐘暮鼓、香客如流
、诶斫庑手半y”:靜思養神、潛心修身、青燈黃卷、苦苦習經——想成才,應酬太煩,談經論道遠不如人——難成才。
、劾斫鈩裾f之“對”:名滿天下、水深龍多、出人頭地難;偏僻小寺、閱經讀卷,才華很快顯露。
、芾斫廪o行之“決”:想了很久,覺得很對,打點經卷、包裹——求成心切,決意辭別。
點撥: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很多人認為寧可做蛇頭不做龍尾,寧可做雞頭不做鳳尾,正是由于有這樣的心理,玄奘才拿定主意要離開。
2、自由讀1-3段,感悟玄奘辭行之決。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導讀感悟老方丈借喻說理誘導弟子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