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nèi)容:
本課講述了霍金同疾病頑強搏斗、取得偉大成就的感人事跡,我們要學習他不怕失敗、不怕困難,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的精神。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本讀懂課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頑強搏斗、取得偉大成就的感人事跡,學習他不怕失敗、不怕困難,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的精神。查找自強不息的資料,在課上交流。
教學重、難點:
了解霍金同疾病頑強搏斗、取得偉大成就的感人事跡,學習他不怕失敗、不怕困難,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的精神。
教學構想:
以張海迪的事跡引入課題,以學生自學位置,講述霍金的故事,找出最受感動的地方,談一談感受,再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大家可能聽說過張海迪的名字,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她的感人事跡?張海迪從小學時起患了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覺,長年坐在輪椅上,但是她以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疾病和重重困難,出色地完成了小學到大學的學業(yè),掌握了好幾種外語,翻譯、創(chuàng)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為我國當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許多這樣身殘志堅、勇于向命運挑戰(zhàn)、創(chuàng)造喬跡的人。今天,我們學習《向命運挑戰(zhàn)》一課(板書課題),文中所介紹的人物霍金,其事跡其精神將會使你更加驚嘆,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
二、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兩遍課文,想一想霍金是怎樣向命運挑戰(zhàn)的,準備把他的事跡講給同學聽。
2、講述事跡,把握內(nèi)容。提示:既要講霍金以百折不撓的毅力戰(zhàn)勝病魔,頑強地活著,又要講他戰(zhàn)勝困難,頑強地工作,取得偉大成就。
(1)同桌互相講述,講不完整可以再看書。
(2) 指名向全班同學講述。評議講述是否完整,語言是否流暢。(使全體學生都熟悉霍金的感人事跡。)
三、討論交流,受到啟示
1、出示討論題:
(1)霍金創(chuàng)造了哪些奇跡?
(2)從霍金創(chuàng)造的奇跡中,你受到什么啟示?
2、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點撥,鼓勵獨特的感悟。)
四、領悟本課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1、自讀自語,獨立思考。
2、匯報交流。鼓勵獨到發(fā)現(xiàn),教師相機點撥:本文突出的表達特點,一是運用先概括再具體的敘述方法,顯得有理有據(jù);二是敘事中語言含著作者濃濃的感情,十分感人。學生講到其他方面,只要有理有據(jù)也應肯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突出的表達特點。
五、積累語言。
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應該銘記的一兩句話,背一背。(自背一交流)
六、模擬交流:
教師或?qū)W生扮演霍金,與全班學生模擬上網(wǎng),學生提出問題,“霍金”作答,進行交談。
七、學生交流所查找的自強不息的資料。
作業(yè)設計:
寫讀后感。
板書設計:
24 向命運挑戰(zhàn)
不怕失敗、不怕困難 向命運挑戰(zhàn)
霍金 天體物理學家
課后反思:
新課程一個很新的理念是綜合性學習,而綜合性學習表征之一強調(diào)課內(nèi)與課外的互補,也就是受益于課內(nèi),發(fā)展于課外,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沒有局限于文本中知識,而是借助文本聯(lián)系到課外,讓學生自己查閱霍金的資料,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通過課外的知識的拓展,又很好地服務了本課的教學,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當學生對霍金有了充分了解的時候,教師拉回話題,集中的感知課文中的霍金“給你留下一個什么樣的印象?”,這里巧妙的利用了插圖的資源,先給學生直觀的感受。這樣的人,這樣的命運,學生怎么不想傾聽他的故事呢?教師順情而導,讓學生走進霍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