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修改第四自然段的內容。(3分)
3、本文在具體表現我的“壞習慣”時,準確地用了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 。
文中具體表現我開始改正“壞習慣”時,養成好習慣時,又準確地用了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 。(2分)
4、全文分三段,文中已用“ ”表示,歸納第二段的段落大意。(1分)
5、爸爸在一旁為什么露出了笑容?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有什么聯系?(4分)
6、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2分)
(1)贊揚我知錯就改。
(2)說明不能寫錯別字。
(3)表現了爸爸是個嚴格要求自己孩子進步的人。
(4)說明了學習上不能有一點馬虎,要細心點。
(二)媽媽 分數 我
我是獨生子,當然也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可是,進入小學四年級以后,我漸漸覺得,媽媽對我的態度,不是母子感情了,而被另外一種東西支配了,那就是分數。只要考試得了高分,媽媽就特別關心我,有時竟達到了殷勤的程度;如果考試得不了高分,媽媽對我就是無情的訓斥,甚至是打罵。
這學期的期中考試,由于我馬虎大意,考試成績不理想,得了91分。老師發試卷時,我想了很多: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期望,我可怎么向媽媽交代……我邁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心里忐忑不安。媽媽見我回來了,馬上說:“拿試卷來,我看看考了多少分!”我遲疑地用雙手將試卷捧給媽媽看。媽媽一見91分,臉色陡然由晴轉陰,大聲而嚴厲地說:“哼,考這樣的成績!飯叫你白吃了!”同時伸手把我推倒在地。我不敢作聲,也不敢哭,小心地從地上爬起來。
我站在那里,呆呆地,一動不動,看著媽媽那怒火沖天的樣子,這時,前幾天單元考試后的情況又出現在我眼前……
第四單元考試以后,我把經過努力得來的成績——打滿分的試卷,送到媽媽手里。媽媽左瞧右瞧,高興地看著那用紅色墨水寫的100分,樂呵呵的,嘴都有些全不攏了。媽媽對我盡是夸獎的話:“好兒子,考得不錯。這樣才算沒辜負媽媽的期望。”吃飯時,媽媽一個勁地往我碗里夾菜。還說上街給我買羊肉串、新書包……
“站好!考這么點分,今天別吃飯!”媽媽大聲喊道。我的思緒又回到了眼前的境地。我立正站好,準備接受媽媽的再次訓斥。媽媽不停地嘮叨。我站在那里一聲不吭,心里暗暗地說道:“媽媽啊,媽媽,我們母子的感情難道是由分數來決定的嗎?媽媽啊,媽媽,你望子成龍的心情也太過分了吧!”
1、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2分)
忐忑不安:
望子成龍:
2、用句子中的帶點詞造句。(2分)
⑴只要我得了高分,媽媽就特別關心我。
⑵如果考試得不了高分,媽媽對我就是無情地訓斥,甚至是打罵。
3、按要求摘抄文中句子并完成練習。(5分)
表現媽媽神態的句子。
⑴
⑵
這些句子表現了媽媽 的特點。
表現“我”心理活動的句子。
⑴
⑵
4、回答問題。
你覺得文中的媽媽做法對嗎?為什么?(2分)
5、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媽媽對待你的學習情況。借此機會,你有什么話想對媽媽說?(4分)
四、作文(30分)
學期快結束了,本學期你在學習上、生活中或許成功過許多次,選一次寫下來,把你的喜悅分享給大家,好嗎?
題目:《那一次,我成功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