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1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有幾個地方值得反思,現就反思與大家商討。
1、教學中我利用課文題目中的“地球”一詞組織教學,讓學生逐步加深對地球的理解,感受地球的可愛,并且讓學生自主讀書、聯系課文深入思考,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自由與文本對話的空間。特別是聯系地球四季圖片讓學生說一句話,更是尊重了學生獨特理解。
2、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為了使學生感受地球的可愛及與人類的關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見的地球圖片,特別我用了幾幅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來觀察、談話,特別最后讓學生合作編成一首贊美地球的小詩,有效的解決的課文的重難點。使學生對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這一節課的教學,也還有很多遺憾。
1、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時間不夠充足。學生理解課文第二段時,學生的理解面較窄,沒有聯系生活來理解。出現這種情況和我的引導沒有引導好有很大關系,也說明了我課前備課不夠充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不到位。在教學課文第二段時,由于學生對地球了解不夠,朗讀課文不能融入到情境中去,課文朗讀缺乏美感。這時我應該及時給學生范讀或者準備錄音讓學生聽讀,但是我沒有這樣做,而是草草結束。
3、多媒體課件教學作用發揮不夠。由于課件制作方法不熟練,致使課件效果不夠理想。如地球全貌圖就不大清晰。有些生活圖片內容相似導致學生回答相近或者無法回答,即耽誤時間效果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2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講讀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一些知識。文章語言優美、條理清楚、內容淺顯、主題鮮明“呼吁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但文章關于
“地球資源遭受破壞的現狀”這個重點內容只作了簡單的介紹,給學生留下了思考和學習的空間。教材對本組課文提出了這樣的閱讀要求:遇到不懂的問題要查閱工具書和收集有關的資料;還要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做到有資料互相交流,有問題共同探究,通過集體努力加深對課文理解。
上課儼始,我用帶領學生遨游太空的形式引入課文,激起學生探求地球知識的強烈愿望。在學生了解了地球的相關知識后,我讓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設計環保宣傳語及談環保的措施,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鍛煉學生精煉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審美思想的獨創性。閱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發展的空間。在課堂練習時,我讓學生寫出自己學習了本篇課文的心聲,使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有效的延伸。
回想這堂課,我和學生心智交融,激情澎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呢?我一邊品味成功的愉悅,一邊反思教學的得失。我認為:有目的的放手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對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優勢。
(一)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二)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豐富學生的認知、情感;
(三)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3
《只有一個地球》是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科學小品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根據單元教學目標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深入文本、聯系實際,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這樣一個事實,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本文雖然只是科學小品文,可卻洋溢著作者滾燙的情感,為地球的現狀而沉痛,為地球的命運而擔憂,為地球的遭遇而憤慨,為地球的前途而吶喊。教學的難點是:如何將這樣一篇科學小品文讓學生學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課文內容、知曉課文的表達方法,同時內心又能真正被打動,將環保意識內化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