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二組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圍繞荔枝寫了“我”跟母親之間的幾件事,反映了母親對兒孫深厚的愛,表達了“我”深切懷念母親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情節簡單,文字質樸,但蘊含的感情卻極為豐富,教學這篇課文,我主要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入境悟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整體感知,通過讀課文
師:同學們吃過荔枝嗎?誰能簡單介紹一下荔枝的樣子?
生:荔枝是一種南方水果,它的果皮是紅色的,果肉是白色的,果核是黑紅的。
師: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的題目也是荔枝,(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這篇課文寫什么?
生:我想知道這篇課文是不是在向我們介紹荔枝,如果不是,它在寫什么?
師:看來同學們疑問相同,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課文是不是在寫荔枝,如果不是,在寫什么?
生:(讀完課文后紛紛舉手,)課文不是在寫荔枝,而是在事。
生:課文雖以荔枝為題,但卻不是真的在寫荔枝,而是圍繞荔枝寫了我和母親的四件事。
(生敘述四件事,其它評議并補充)
點評:根據課題質疑,自讀課文釋疑,營造了自主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自主賞讀,入境悟情
師:同學們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分析得很準確,下面就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把你最喜歡的部分劃出來,練習朗讀,請大家用心地去讀,注意體會感情。
(學生讀后小組同學互讀,互相評議,爭取讀得最好。)
師:誰能把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我們聽聽?怎么體會就怎么讀
生:(讀對沙果的描述一段,)這一段把沙果描述得非常清楚,讀了后,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一盤被母親剜了疤的洗得干干凈凈的沙果。
生:我覺得這段話通過對沙果的描述,實際上告訴了我們母親為了能讓我們吃到水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生:我從這段話中還能體會到母親的節儉。
師:體會得多好!再輕聲讀這段話,邊讀邊想,然后說說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盤晶光透亮的沙果。(生笑)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間陳設簡單的屋子里,衣著樸素的母親拿著小刀熟練地剜去一個個沙果的疤和爛了的皮,然后一個個的洗干凈,裝進盤子里,最后,母親望著一盤晶光透亮的沙果笑了。
師:想象多豐富!讓我們一齊感受一下這溫馨的畫面吧!
點評:在啟發體會精彩語段過程中,把朗讀和感悟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導悟,以讀悟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生:(讀描述母親第一次見荔枝情形的句子)
師:同學們說他讀得怎樣?
生:他讀得很流利,但感情不夠。
生:我同意他的說法,這一段話寫出了母親第一次見到荔枝時的喜悅,激動,所以我覺得應充滿深情地讀。
生:(爭論地語氣)母親的喜悅和激動不僅是第一次見到荔枝,還含有看到兒子回報自己的欣慰。
生:這一段話對母親的動作、神態描寫得非常細致,讀了后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節儉的老人初次見到荔枝這種昂貴水果的驚喜,所以我覺得“不停地撫摸”、“小心翼翼地剝開”、“托”、“愛憐地望著”這些詞應重讀。
師:(指生讀)同學們滿意了嗎?
生:滿意了。
點評:此環節教師并未滿足對課文的表面分析,而是讓學生對同學的讀書情況自由發表見解進行評析討論,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生:(讀母親在給客人端茶時順手端走沙果的句子),這一段寫出了在我非常尷尬的時候,母親好象知道我心里想什么,“自然”“妥貼”地端走了沙果,維護了我的自尊心,我喜歡這樣的母親。
師:是啊,多細心的母親!
生:我也有過作者一樣的經歷,也是媽媽給解了圍,當時我非常感激,我想用感激的語氣讀一遍。
師:讀得真好!你的母親聽了一定會非常高興。
……
三、整體回顧,賞讀課文
師:多么偉大的媽媽啊!我想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和作者一樣,就讓我們用我們的讀書聲來贊頌這位偉大的媽媽吧!
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聲情并茂興味盎然地讀課文)
四、拓展導創,實踐升華
師: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三年前去逝了,而作者在課文結尾卻只寫了一句話: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你們覺得作者把心里話都說出來了嗎?誰能用作者把它說出來?
生: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三年來,每當看到荔枝上市,母親的音笑貌就出來在我眼前。
生: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每當看到荔枝紅紅的皮,想到它那白白的肉,我的腦海里就浮現出母親手心托著荔枝愛憐地望著,舍不得吞下的場面。
生: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每當看到荔枝,我就想起母親,心中感到一種無可言說的痛苦,眼里流下無限思念的淚水。
師:母親是偉大的,她對子女的關懷是不求回報的,作者的母親是這樣,我們的母親同樣如此,讓我們用行動來報答媽媽吧,幫媽媽做一件事,或送一件禮物,注意觀察媽媽的動作、神態,聽她說些什么,然后寫成作文,只要大家細心去觀察,用心去寫,你對媽媽的感激之情,一定會流露在你的作文中,我期待自欣賞你們的作品。
總評:本節課改變了閱讀教學中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教法,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部分自讀自悟,在學生匯報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會母親的深情,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保證了閱讀的質量,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最后補充課文和作文練習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升華,不僅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