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認識。)
四、結合板書總結課文。
五、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獄中聯歡
大合唱→ 互贈禮物→ 貼對聯→ 表演節目
《獄中聯歡》教學反思
課文節選自長篇小說《紅巖》。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借助這樣一篇包含著作者鮮明愛憎而又有一定難度的課文,培養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引導學生接觸以描述革命斗爭為主要內容的當代優秀文學作品,從中了解革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感受革命者堅定的革命信念、大無畏的斗爭精神和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因此,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學習指導。
一、 自主預習、了解課文歷史背景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我提前布置了預習,讓他們閱讀長篇小說《紅巖》,上網查閱、下載有關解放前夕蔣介石統治重慶時迫害革命者的圖片與資料。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學習課文時更有發言權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而且長期對其進行這樣的預習要求,學生也就自然的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提高了計算機素養。
二、合作、探究中突破重難點
因此篇課文篇幅較長,且又是個閱讀課文,只能從“貼對聯”和“表演節目”兩個重點部分去突破。因此,我安排學生在組內互相探討、置疑、讀對聯、談體會。在其間,有許多學生都提到“猩猩”與“監獄之花”何意。而在課前已閱讀過《紅巖》的同學對此做出了非常有見解的回答,而且對對聯特別感興趣,我趁勢引導:僅從字面意思理解準確嗎?同學們想想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革命者的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和革命樂觀精神就昭然若揭了。接下來,我讓同學們再讀對聯,分男女生對讀,效果好極了
表面看,學生還是學得不錯,但反思一下,還是覺得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忽略了,那就是思想教育。同學們對革命前輩的敬仰不是發自內心的、由衷的。像這樣的內容他們也學了一些了,比如:革命詩《我的自白書》、《囚歌 》等,可有部分學生在讀文和談自己的見解時表情很滑稽,很隨意。在這點上,以后的教學中還需給予正確引導。
更多相關文章:
3.
5.
8.
10.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教學設計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