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看戲》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
1.學會寫本課的12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了解作者描寫聲音的方法。
3.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及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充分朗讀、討論,在自讀自悟中去感受那動人情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此文,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提高戲曲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1. 詳寫、略寫與中心的聯(lián)系。對聲音的描寫。
2.關(guān)鍵句的含義及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
感悟?qū)β曇舻拿鑼憽?/p>
教 具:
錄像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音,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2.引導學生正音,辨字形,釋詞義。
3.指定兩人分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閱讀新課,引導分析
1.師范讀課文第1~2自然段,學生思考:
(1)題目是“看戲”,開頭段在寫到劇場以前先寫了什么?為什么寫這些?
(2)接著寫劇場的什么情景?怎樣寫出這種情景?
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2.交流、明確:
(1)這樣寫是渲染演出之前的氣氛。
有這位藝術(shù)家的演出,劇場就成了藝術(shù)的圣殿。
(2)劇場里的人多。“人海”的比喻,表現(xiàn)出劇場觀眾非常多。說明廣大群眾喜愛梅蘭芳的舞臺藝術(shù)。人多、暑熱和靜靜情景的對立統(tǒng)一,襯托出梅蘭芳藝術(shù)的巨大吸引力,也表現(xiàn)了觀眾的修養(yǎng)和熱情。
(3)本文的中心是看戲,上面兩段在文中起著什么作用?
四、課堂小結(jié)
21.看戲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新課
1.引導學生分析第3自然段。
(1)速讀課文:要求:畫出比喻句,討論其作用。畫出介紹劇情的句子。介紹劇情從整體看,寫得詳細還是簡略?為什么?
(2)討論、明確。
2.分析第4自然段。
(1)自讀課文,畫出表現(xiàn)女主角上場時觀眾情緒變化的句子,畫出描寫女主角歌聲的詞句。
(2)學生讀相應的語句。
(3)學生齊讀第4自然段。
(4)討論
(5)交流
(6)“唱歌像珠子似的……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進每一個人的心里”中四個動詞能否互換?為什么?
(7)自讀第4自然段。
3.分析第5自然段。
(1)聽到美妙的歌聲,觀眾的表現(xiàn)如何?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3.
5.
8.
10.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教學設計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