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好!我喜歡,有思維的過程。
師:由于黑子對訓導員“一貫的絕對的信賴”,所以它在確信自己沒有找錯的情況下,面對“不” 還是一次一次地去找。下面,我們就抓住這個“找”字讀課文的第4—7自然段(出示學習要求),先用橫線劃出黑子找小偷的句子。第一次“找”就在句子前寫一個“1”,第二次“找”就在句子前面寫上一個“2”,以此類推。句子找到以后再用“▲”標出黑子找小偷時的動詞。
(生讀課文,劃句子,標記號)
師:黑子找小偷的句子,你們找到了幾處?
生(齊聲接):三處。
師:三處啊?
生又(齊聲接):四處。
師:究竟是幾處?第一次找的句子,誰讀?
生:黑子過去了,嗅嗅這個,嗅嗅那個,沒費勁就叼住了那個“小偷”的褲腿將他拉出了隊伍。
師:請上黑板,把你這句話中黑子找小偷的動詞寫在黑板上。
(生上黑板書寫:嗅、咬、拉)
師:第二次找小偷的句子,你讀。
生:它經過了一而再而三地謹慎辯別的辯認,還是把那人拉了出來。
(生上臺寫動詞:辨別 辨認 拉)
師:第三次找的句子,誰來讀?
生:這次,黑子用了很長的時間去嗅辯。最后,它站在那個“小偷”的腿邊轉過頭來,望著訓導員,意思是——我覺得就是他……
(生上臺寫動詞:嗅辨 站在 望)
師:黑子找小偷的句子還有嗎?
生:黑子沮喪極了,在第一個人的腳邊都停那么一會兒,看看這個人像不像“小偷”……
生(反對):找錯了,你讀的不是4—7自然段的。
生:它終于放棄了那個“小偷”,轉而去找別人。
(生上臺寫動詞:放棄 找)
師:同學們看一看,這些動詞對不對?
生(齊聲):對。
師:第一、二次找都有一個“拉”字,我建議把這兩個“拉”字對齊好嗎?
(擦去“拉”字重寫,與上一行對齊)
生(起立):老師,“放棄”不是動詞。
師(演示):這本書我拿在手上,現在我把它放在桌上,放棄了,明明在動,怎么會不是動詞呢?
(生恍然,坐下)
師:讀讀這些動詞,看看,黑子是怎么抓小偷的,到底用什么辦法找的。
生:根據氣味找的。
師:從詞語當中找它的辦法,想想他是用什么辦法找的?
生(齊聲):嗅。
師:“嗅”的意思你懂嗎?。
生:“嗅”就是聞的意思。
師:好!這個“嗅”字是由“臭”字演變而來。(課件演示“嗅”字的演變過程)
師:“臭”下面是“犬”字,上面是“自”字。在甲骨文時代,“自”就表示鼻子。從“嗅”字的本義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狗的鼻子是最靈的。
生:“嗅”是狗的看家本領。